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硕博扎堆就业为县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2022-05-26 18:27: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筑牢尊重原创的堤坝,戒除浮躁的风气。

名校硕博士回县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会不会造成人才浪费?最近,浙江遂昌、广东和平等县相继爆出硕博士扎堆报考当地基层岗位的新闻,引来舆论热议。对此现象,有人感慨:现在连县城都这么“卷”了!也有人质疑:博士与县城的结合是否属于资源错配?

争论、感慨的背后,是一种承袭已久的固有思维,即认为只有大城市才能为硕博士发挥才能提供平台。这主要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不少人才为了自身发展,都涌向大城市。结果是大城市越来越“卷”,一些不堪重负的人开始逃离北上广。

比如,前两年杭州余杭区街道办招人,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如今,一些名校生进一步下沉,从大城市的基层街道,转战到了三四线小县城。

这种现象的出现,甚至趋势化,首先是因为教育普及带来的学历整体提升。2022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同时,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57万。这一数字,比上一年报考人数足足多了80万,再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硕博、海归,如今也已稀松平常。

加之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对一些人而言,到基层去,尤其到基层的体制内去,也是稳妥之选。

而对于县城来说,大批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到来,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改善基层治理能力,使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了更多可能。

过去,除了少数占据临近大城市区位优势,或者有自然资源特殊禀赋的县城,其他绝大多数县城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甚至面临人口外流、城市萎缩的困境。

为了扭转这种趋势,前不久中央再次发文,强调了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比如对专业功能县城,将支持其发挥专业特长,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对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则推动其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其他县城,国家也将在医疗卫生体系、教育资源等基础公共品的提供上加大投入,以缩小县城与大城市的差距。而所有这些,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

所以对县城抢人、人才下沉,笔者总体上是持积极态度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县城吸引人才应根据自身产业定位、发展实际、岗位缺口进行,切不可只贪图名校硕博的头衔。这样既是对人才的不负责任,也只会浪费公帑,加剧财政负担。

毕竟相比大城市,县里的财政并不宽裕,很多地方还需要依赖中央转移支付,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发生过因为财政原因拖欠人才补贴的纠纷。所以在抢人这件事上,县城还是得量力而行。

目前,多数县城更倾向于引进教师、医生等紧缺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到来,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县城落后的教育、医疗面貌。当然,县城需要人才的地方不只是体制内,体制外同样空间广阔,大可作为。但前提是当地政府要提供更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比如努力破除人情社会的种种桎梏,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