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对“恶魔毒果”,岂能一禁了之

2022-09-22 10:03: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9月10日,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其生前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槟榔所致,一时间“槟榔致癌”的话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浙江义乌有商家接到通知,要求槟榔全部下架,永久禁止其作为食品销售,引起网友热议。(9月20日中国青年网)

对于最严“禁售令”的突然下发,2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我们没有接到在全市下架槟榔的通知,而是要把槟榔当做‘槟榔制品’来销售,不得按照食品来销售。且要分区域售卖,槟榔不能跟食品混在一起售卖。”

其实,早在2003年,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那为什么被称为“恶魔毒果”的槟榔在我国一直没有被禁售呢?

这中间原因纷繁复杂。但从20日的回应里,笔者发现了禁售槟榔的一个吊诡之处:你说槟榔不是“食品”而是“制品”,但这改不了它作为食品的本质。无论换什么名头槟榔最后都要拿来“嚼食”的,这就无法从根本上禁止槟榔的生产和销售。商家完全可以给槟榔插根木棒制作成“槟榔棒棒糖”,人家买来还是要“吃”的。这种禁售只会被钻了空子,事倍功半。

槟榔作为一级致癌物,其“食品”身份常年饱受争议。吃槟榔在海南、湖南以及广东部分地区十分盛行,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以湖南为例,其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这不仅与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湖南省口腔癌的患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早在2017年就被列入湖南男性癌症死亡前10位。但湖南省也有7000多家槟榔相关企业,据称全省槟榔食品生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2021年9月,据《中国市场监管报》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且呈继续上涨趋势。

一颗小小的黑色果实背后是如此庞大的产业链。这背后关系到近千亿元的产业和几十万人的就业。所以说,禁售槟榔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对槟榔产业的治理,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

近年来,我国的槟榔监管政策逐渐推进且趋于严格。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槟榔果列入了一级致癌物;2019年,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要求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促进早诊早治;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令禁止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行为。

必须承认,当前槟榔产业监管仍然是分散的碎片化状态,缺乏全国统筹协调。呼吁“远离槟榔”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考虑到槟榔对健康的危害,有必要像对烟草、白酒一样,对槟榔行业予以规范管理,对槟榔产销进行全链条监管,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无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妥善兼顾各方合理诉求。比如禁售槟榔后,和槟榔相关的产业工人何去何从?槟榔销售会不会转到地下反而增加了治理难度?因为槟榔本身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不可以把槟榔从食品产业转向制药产业,通过提取槟榔的药用价值,来保企业保就业?这都需要未雨绸缪,拿出相应的统筹解决办法。

目前对于槟榔尽管不是明令禁止的下架,但传递出的信号已不言而喻。严监管的态势从义乌蔓延到越来越多的地方,预示我国槟榔行业已经进入全面整治阶段,相信更多地方政府会对槟榔采取更严厉的政策。但是对于湖南等槟榔重度关联区域,禁售之前请慎重“一刀切”,多想想之后该怎么办。

◎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