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招弟”改名,更要改变心态

2022-10-27 11:05:2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河南女孩芃芃(原名招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在一本乡土小说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招弟”,这时的她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名字的真正含义:“原来是想让我招来个弟弟。”因此,招弟这个名字给她带来的自卑感一直如影随形。直到去年民法典正式生效,对于姓名更改的规定有所变动,成为了很多想要改名的人的契机。同年夏天,20岁的芃芃终于拥有了新的名字。(10月26日《澎湃新闻》)

国人姓名通常寄托了父母的期望,有的甚至具有时代意义。就“招弟”字面解读,确实不难读出“招来弟弟”之意。现实中叫“招弟”的人为数不少,且通常为女性。据某省份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到的重名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省内叫“招娣”或“招弟”的女性至少有11104人。她们幼时懵懂无知,长大后当其明白自己姓名的含义后,大都想再改个名字。不过,改姓名并不能易性别,芃芃女孩要摆脱“自卑感”还须改变自身心态。

国人“重男轻女”的观念由来已久,它既受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封建狭隘思想影响,更不无生产力落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现实背景。男孩子可以娶妻生子、续延门户;且在农耕年代,由于男子身体壮、力气大,是农田耕种收打的主要劳力,故“男尊女卑”思维根深蒂固。父母给女娃起名“招弟”,既反映出对生育男孩的祈盼,也不无当时社会背景的时代烙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沧桑巨变同步的还有国人观念的不断更新解放,过往那些诸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延续香火等陈腐观念,也在不断被打破、稀释和摧毁。就现年20岁的芃芃而言,她出生于本世纪初,父母的思维或不会那么陈旧。给自己起名“招弟”当与乡土小说中的“招弟”背景不同,用意有别。比如父母是在祈求“儿女双全”,因为这是当下许多家庭所希望的最佳生育状态,且契合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所需要的男女比例平衡的理想人口结构。如此说来,芃芃由对自己原名不满而改名的举动,或许也是“误解”了父母的初衷。

父母赐予子女生命与姓名,理当得到尊重与感恩。尽管法律赋予了公民更换姓名的必要性与权利,但改名字毕竟涉及生活与交际等多方面,还须谨慎从事,最好与父母事先沟通。其实,人的姓名不过是为方便分辨你我他而赋予的符号称谓,现实中许多叫“小猫”“小狗”的也并未影响其正常生活。导致女孩芃芃“自卑”的应该是性别而不是名字,姓名可改,性别不能易。要摆脱“自卑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涅槃重生”,就当树立“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积极进取心态。将这种志向反映于“改名”上,或可取名为“超弟”或“赛楠”之类。

破除“重男轻女”旧观念,需要全社会的相向而行,更需要从立法层面筑牢保障女性权益的制度防线。目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正在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着力研究解决性骚扰、就业性别歧视等妇女权益保障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人们对此充满期待。(◎张玉胜)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