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网日前通报了山西省太原市21所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为名,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课程资源,共涉及5207名学生。目前33人被处分,清退违规收费2608.99万元。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四川广安一所学校也强迫学生买平板电脑,被家长举报。经查此事涉及学生13274人次,学校共收取平板电脑及软件服务费2437.65万元。目前该校已向学生全额清退违规收取的费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再往前追溯,2022年7月,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要求14个智慧班的719名学生按照5800元/套标准购买平板电脑、配套设备及资源服务……近年来,类似“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的事件屡见不鲜,引发全民关注。在这些类似事件中,笔者有几个疑问不吐不快。
首先,学校所谓的“自愿”购买是自愿的吗?
此前,国务院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有的学校甚至为相关企业“搭台唱戏”推介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
有不少家长反映表面上,学校的说法是“自愿购买”;但实际上,只有购买了学校推荐的学习平板产品的孩子,才有资格进入“平板实验示范班”。不仅如此,学校指定的这款学习平板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居然都找不到,家长只能通过学校这个渠道购买。学生家长哭诉:“这哪里是不强制,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强制。”
其次,中小学推进“平板教学”是不是当务之急?
目前,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只是取代课本和板书,如果需要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原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足够。更何况,让学生尽可能减少接触电子产品是保护学生视力的重要原则,如果不是必不可少,何必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呢?这究竟是在作秀还是另有所图?
退一步说,如果平板电脑确实是教学所需,学校就能理直气壮地将这一教学成本转嫁给家长吗?只怕也未必。正如有专家所说,如真有必要,应该由学校购买电子教具,提供给学生使用。
最后,为什么同类问题反复出现难禁止?
除了一些学校受利益驱动、对违规行为心存侥幸之外,这恐怕也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有关。
另外,部分家长对学校违规收费行为听之任之,也是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受从众心理影响,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往往选择沉默。殊不知这其实是在助长学校违规收费。家长一定要发挥监督作用,熟悉相关收费政策,坚决抵制和举报违规收费。
信息化不是买卖,别让教育变了味儿。回到事件本身,既然有关部门已经三令五申禁止此类变相乱收费的违规现象,就应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更有力的措施,让违规者付出相应代价,方能有效遏制学校变相推销平板的冲动。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惩戒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校更好地整改。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为孩子好。(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