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对职场霸凌不能等闲视之

2023-03-20 10:33: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董事长、总经理只要发现一个电话不接或超一个小时不回复,就罚款10000元。”近日,#公司规定不接电话1次罚1万#登上热搜。贵阳吕女士去一家初创型公司试岗第1天,发现该公司现行奖惩制度中有多条罚款制度,包括当天罚金未到账的双倍罚款;下班后椅子没推回原位还要扣10元等。

无独有偶,近期冲上热搜的还有广州的谢女士。她表示入职时看到办公室行政制度中的“乐捐”制度,吓到立刻跑路:早餐超时吃,一次乐捐20元;办公桌没整理,一次乐捐10元;穿背心拖鞋上班,一次乐捐20元;用公司电脑闲聊、看视频等一次乐捐200-1000元;下班电脑忘关,一次乐捐20元等……

“罚款”作为公司行使经营自主权、实施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素来被广泛使用。但像新闻中数额如此令人咋舌,条目如此五花八门,不由让人对于公司制定制度的初衷有所怀疑——到底是督促员工,还是纯粹给员工制造焦虑?

有律师表示,用人单位有权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但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除非有证据证明员工的行为确实对单位造成实际损失,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实际损失;如果员工只是单纯没有接电话就罚款一万元,建议向当地劳动局投诉反映。

另外,所谓“乐捐”这一新造的概念,似乎暗含心甘情愿的意味,可严格说来,未与员工充分协商、未经民主程序通过确认的公司规章制度,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而过度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也属于无效合同。所以,无论罚款还是乐捐,说白了都是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马甲,属于职场霸凌,统统站不住脚。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围绕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议题在场内外都引发热议。如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蒋胜男建议加强监督“996”,充分落实八小时工作制。可见,当下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早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呼声也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类似公司乱扣滥罚员工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恐怕不单单说明这些企业的负责人不懂法,更显示出用人单位的“霸道”“自以为是”,自以为可以随意霸凌员工。从中折射的也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当下职场的生态问题——某些企业内部正常的职场竞争已退化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这种病态的职场文化让员工长期处于精神疲惫的亚健康状态,不利于职场新人的成长和进步,也会进一步助长某些企业侵害员工权益的气焰。

企业奖惩制度需要有,但也要有个度。这个“度”既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也要考虑员工的接受程度。要有理有据、有人情味、让员工信服。毕竟打工不是做慈善,公司乱扣滥罚、职场霸凌,不能指望员工一直逆来顺受。(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