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公信力一旦坍塌,则“第三方测评”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正如人民时评所言:无论做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公信力不会凭空产生,谋求长远发展的第三方测评平台,理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坚持以维护消费者正当利益为根本,当好供需双方之间的裁判员,第三方测评才有可能让更多消费者安心,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跟着“第三方测评”买东西就稳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中消协近日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众多,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准入门槛低;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
此次,中消协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第三方测评”确实乱象丛生,让消费者落个“透心凉”。
所谓“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组织或者个人,宣称通过自身测评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表达主观使用感受等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服务、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将结果主要通过自媒体以图文、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发布推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
数据显示,10年来,国内数字零售交易规模增长9倍,目前已超过13万亿元。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购物选择范围变得更广泛了,但伴随而来的“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症”让很多消费者烦心不已。
巨大的市场自然意味着广阔的需求。“第三方测评”平台便应景而生。要知道,评论区里常常真假难辨,商家也总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第三方测评”通过对产品的前期调查和沉浸式体验,则帮助消费者缩小选择范围,可谓功不可没。
根据调查,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作品,大多为数码家电和美妆护肤;数码家电等具有明确的规格型号及参数标准的产品测评作品可信度较高。此外,九成以上消费者认可“第三方测评”博主或团队的作品及专业性,近九成消费者会向其他人推荐“第三方测评”作品及商品。
所以,“第三方测评”的结果客观上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而检测的公正、消费者信任,是其存在的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便会存在刻意诱导和虚假营销的嫌疑,极大损害消费者正常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损害经营者的商业信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第三方测评”间接成为不良商家操纵消费行为的“帮凶”,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一损俱损”“多输”的尴尬境地。
要知道,公信力一旦坍塌,则“第三方测评”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正如人民时评所言:无论做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公信力不会凭空产生,谋求长远发展的第三方测评平台,理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坚持以维护消费者正当利益为根本,当好供需双方之间的裁判员,第三方测评才有可能让更多消费者安心,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针对“第三方测评”存在的问题,中消协建议,针对从事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强化测评人员审核,推进实名制认证、商品信息认证,使测评者和商品信息有源追溯,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测评”环境。互联网平台应对平台内的测评账号加强作品审核、信用投诉管理、宣传带货管理、账号粉丝管理。
保护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信任感,需要商家及测评达人坚守自律,更需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北京晚报评论指出,只有把那些虚假的宣传、好评和测评全都翻腾出来,严管在商品和测评前信口开河的人,才能保障更多消费者听到实话、买到实惠、心里踏实。新京报评论说得好:应当设置合理的规则,让客观真实的好内容获得更多流量,严格规范以测为名搞兜售的营销账号,划定报道、内容与广告之间的红线。
◎潘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