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纸面就业?堵住就业率“注水”漏洞

2023-08-04 11:32:3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所谓“纸面就业”,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为此,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

网友热议

“这是不少大学公开的秘密。”

“必须要揪出几个弄虚作假的典型高校。”

全媒全解

堵住就业率“注水”漏洞

“找不到工作就在填表时写‘灵活就业’”“碰到调查就说在做自媒体”“如果‘就业三方协议’不盖章就拿不到学位证”……

时值2023届高校毕业生最后的冲刺期,有高校毕业生反映辅导员用各种方式催促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不仅拿毕业证相要挟,媒体调查发现,有的高校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在网购平台上,还产生了“山寨”三方协议的“假就业”链条,商家提供付费“盖章”服务,只需花几十元到百余元,就可以帮忙实现“纸面就业”。

不管是教毕业生用“灵活就业”“做自媒体”等应对就业调查,还是代签就业协议,以“山寨”三方协议的方式造假,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企图以假乱真,对就业数据注水、造假。

就业数据造假的直接原因在于就业压力的层层传递。就业率仍然是当前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绩效考核等。就业率考核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变味。就此而言,治本之策可能还在于改革和优化对就业率的考核体系,改进考核方式,引导高校在提高更优质到位的就业服务上下功夫;同时加大核查力度,严查造假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为造假行为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虚假就业让学校“脸上有光”,但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首先,不但让参与的学生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影响后续的求职入职,也让学生错过了系列帮扶政策。比如,今年下半年,人社部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而“纸面就业”的学生很难享受到相关政策。其次,虚高的就业率也会使“就业焦虑”在未就业的高校学子中蔓延,导致他们对就业形势产生误判,对未来充满紧张和不自信。再次,就业率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数据失真会影响考生和家长的理性判断。长远来看,一旦选择报考,将来不排除出现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在“内卷”之风愈演愈烈以及受经济影响的大环境下,就业形势紧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于学生而言,能否顺利就业关系着其未来的发展和家庭的生计;于高校而言,就业率不仅关系着一个专业的生死,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与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的压迫,不少高校督促学生尽快签订“三方协议”,“纸面就业”现象由此产生。

学校的压力层层传递,甚至出现了辅导员紧追不舍,逼迫或威胁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的现象。为了逃脱教育部门的监管和调查回访,还要求学生配合学校说谎、掩盖事实。最终,这种“虚假就业”的风险和不利影响仍要学生本人来承担。

对此,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时评指出,粉饰、注水的数据好看,终究是失真的,掩盖问题的。对自欺欺人的“纸面就业”,必须零容忍。实事求是,挤掉水分,以问题为导向,才有破解的可能。

观海新闻·观海快评文章则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再难也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纸面就业”现象必须坚决杜绝。某些高校与其花时间参与造假,倒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等真正促就业的基础工作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就业数据的核查力度,严惩造假行为。

“纸面就业”让各高校的就业数据好看了,但就业现实却并未改观。“假就业”实质上就是一种数据造假和注水,“数据泡沫”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部分学校和专业学生就业难题。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仅对高校的公信力造成极大损害,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压力,使得社会焦虑愈演愈烈。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探索出一条合理有利的道路,仅仅靠着造假来维持“表面繁荣”,只能是欲盖弥彰。(刘东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