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款新闻 > 内容详情

非遗传人遭遇传承困局

2021-09-28 14:12: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见习记者 郇志同

      今年57岁的杜文源已经从事胡琴制作30多年了,从爷爷杜庆茂到父亲杜福庄再到杜文源,祖孙三代经营百余年的杜福庄琴铺扎根于济南鞭指巷一隅,见证了胡琴行当的繁荣与落寞。五年前,因为杜福庄的身体原因,这家百年老店被迫关门,杜文源只能在家边照顾父亲边制作胡琴,如今的杜文源也面临着和其他非遗传承人一样的问题,如何将这门祖传的手艺传承下去。

 

 

 

 

杜文源在调节琴轴与琴杆的位置

 

       百年传承

 

       胡琴又名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胡琴应运而生,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胡琴一般用于伴奏或独奏,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其它剧种,是京剧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乐器。


       20世纪初,胡琴逐渐流行全国,在北京尤为盛行。文盛斋是创办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一家乐器铺,算是北京民族乐器行业的“鼻祖”,许多人慕名来文盛斋学习胡琴制作,杜文源的爷爷杜庆茂便是其中一员。


       1915年,杜庆茂从老家河北衡水到北京的文盛斋琴铺学习制琴、修琴的技艺。学习了三年多出徒,当时杜庆茂的大师兄马良正在北京创立了“马良正胡琴铺”,二师兄在天津开琴铺,杜庆茂就选择来到济南,在鞭指巷开了家琴铺叫“北京马良正济南分号”,这就是杜福庄琴铺的前身。


       20世纪30年代,京剧空前兴盛,胡琴的制作也迎来了繁荣时期。这也是杜家琴铺生意最好的时候,杜文源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那时候他爷爷雇了十几个人在铺子里帮忙,每天的生意依旧忙不过来,胡琴也是供不应求。

 

       起起落落

 

       “我父亲是在1951年退伍回来后开始跟着爷爷学做胡琴,后来1956年济南乐器厂成立,我爷爷、奶奶和父亲都进了厂子里工作。爷爷奶奶是单独一个屋子专门做琴,我父亲是管供销的,所有乐器都接触,慢慢的大部分乐器他都会做了。”杜文源告诉记者“奶奶常年累月看爷爷做琴,慢慢也就会了。奶奶在厂子里一直干到八十多岁,爷爷退休后又在自家铺子里做琴,一直到1973年身体不行了才停下来,老两口算是做了一辈子琴。”杜文源告诉记者,爷爷做了58年琴,父亲一直做到前几年。


       杜家琴铺历经百年,见证了胡琴的繁盛与落寞。解放前后,济南有“曲山艺海”之名,杜文源说,最鼎盛时期,济南曲艺的地位超过了天津,仅次于北京,胡琴生意也十分红火。


       70年代到80年代,样板戏逐渐消失,胡琴也一下子没落了。彼时,杜文源刚开始跟父亲学习做琴,他说当时店里一个月也没几个人来,很是冷清。80年代末,京剧慢慢复兴,杜家精湛的制琴、修琴手艺在票友间口口相传,店里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2000年,杜文源辞去了工作,接手了祖传的琴铺,2008年铺子正式改名为“杜福庄琴铺”。


       2010年开始,生意又开始走下坡路,尽管靠着祖传的手艺和多年的口碑依旧有不少老顾客捧场,但来买琴的人还是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京剧的越来越少了,拉胡琴的就更少了,来我这的基本上都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了。”杜文源说。

 

       恪守传统工艺

 

       杜家琴铺传承百年,依旧口碑极佳、受到票友喜爱,关键就在于杜家的琴做工十分精良,三代人坚持纯手工制作,制琴、修琴的每一道工序都遵循传统,注重每一处细节,不同部件选用不同地区最优质的材料,保证胡琴的质量。


       当问到什么样的琴才算是一把好琴、每道工序有什么讲究、有哪些标准的时候,杜文源表示,他也说不出来。他当年跟着父亲学做琴的时候,父亲也没有告诉他该如何做,就是一遍遍看一遍遍做,全凭经验和感觉。


       杜家琴铺的选材用料也十分讲究,别看胡琴结构并不复杂,每个部件的材料可大有讲究。杜文源每年都要从全国不同的地方进材料,胡琴的筒子一般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的竹子,琴轴用湖北、广东的木头,蒙皮要选用湖北的乌梢蛇皮。


       一把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胡琴杜文源要花费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像二胡这种复杂一些的更是需要十几天。“制琴的工序不多,但每一道工序都得耗费不少时间,光是最开始挑选筒子和琴轴给搭配到一起就得费半天。”在杜文源家里有一张桌子是他专门用来做琴的地方,桌子上、抽屉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其中一种形似锉刀带有锯齿的工具名叫“马牙子”,是他自己制作专门用来打磨竹筒的。桌子下面则堆满了一包一包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光蛇皮就有几百张。桌面上满是磨损的痕迹,桌面边角处都是拳头大的凹陷,这都是杜文源打磨胡琴所留下的痕迹。


       “我们祖孙三代做了上百年的琴,其实都不会拉琴,但一上手我就知道这个琴好不好。”杜文源说。


       对于自己的手艺杜文源很是自信,每个琴筒和琴轴都不一样,只有合适的搭配才能发出最好的音色,一把琴的好坏受到许多很小的细节的影响,筒子的厚薄、粗细,杆子的长短、曲直都会影响一把琴的好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蒙皮子,蛇皮蒙得松紧程度完全是靠经验来完成的。而蛇皮的松紧又与琴的调门、音色有关。一般高调门的琴蒙得紧一些;低调门的琴蒙得松一些。


       现实困境

 

       这几年顾客越来越少,原材料却越来越贵,杜文源告诉记者原来他一年能卖出50多把琴,现在一年最多能卖30把,而且原材料价格涨得飞快质量却参差不齐。“原本是需要3到5年的竹子,现在能买到的基本上都是2年的竹子,过去用的都是海南的蟒皮,后来蟒成了保护动物,就只能用蛇皮。”杜文源说。


       “我一把琴卖两三千,一年卖30把,光进货就得花好几万块钱。”杜文源说,“我们三代人就靠手艺吃饭,但靠这个致富有些困难。”


       前些年有人提议改变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找工厂加工,扩大生产规模。杜文源也跟父亲商量过,但老人极力反对。老人觉得,机器加工批量生产,无法保证做出来琴的质量,这样会砸了自家百年的招牌,不能为了赚钱而违背了自己的良心。


       2016年因为父亲年龄大了,离不开人照顾,杜文源不得已关了自家百年的老铺子,回家照顾父亲,但也不是放弃了杜福庄琴铺这一招牌,杜文源现在在家里做琴、修琴,尽管生意不如从前,但多年的老顾客还是愿意来找他做琴。


       对于杜文源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传承,“儿子小时候曾经让他学了一段时间拉琴,但这行很枯燥很磨人,儿子也不感兴趣。”杜文源觉得不管以后儿子会不会从事这个行业,做琴的手艺还是要传下去的,“传了三代人,不能从我这里断了。”杜文源说:“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京剧作为国粹一定会越来越好,我这门手艺一定要传下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