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王远 孙倩 许畅 郑晓彤 张淑婷 实习生 曹小玉 张一荷 陈嘉慧
堂食开放、恢复线下教学,济南人在这个初夏重新找到生活节奏。在趵突泉景区,一位工作人员提醒男孩戴好口罩,并诙谐地说,“口罩一戴,小伙更帅”。
口罩、扫码、间隔一米,成为济南人口中的“新热词”。
济南泉城广场(资料图)记者周里摄
出租车接单量上来了
“上车后请扫场所码。”5月11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通过某用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时,司机范师傅确认订单手机尾号后,不忘提醒乘客扫码。
“这两天比前几天好多了。”驱车行驶在车水马龙的文化东路,谈起这两天的接单量,善谈的范师傅不免有些兴奋。“你是今天的第9单。”
交流得知,范师傅是济南人,跑出租车22年。他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他平均一天的接单量在18单左右。前些日子,济南出现疫情以来,范师傅的接单量也受到波及,“跑一天才五六单。除了部分上班的,街上人和车都很少。”
记者得知,以往每天跑十几个小时的范师傅,在疫情防控期间也缩短了工作时间。“那几天每天也没有定点,出来跑一会儿,没什么单的话,就回家歇着了。”
“好在困难的日子是暂时的”,范师傅的心态比较放松,他笑着对记者说,“社会生活也在恢复正常不是吗?”
记者从范师傅处得知,受到“外地游客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他每天的接单量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对此,范师傅表示,“等到学生陆续都开学了,应该还会好一点。”
昨日,两位市民在乘坐公交车前自觉扫码登记 记者张淑婷摄
口罩就是安全感
5月11日上午,济南市历下区和平路上,步行和骑行人都戴着口罩。在和平路燕子山小区公交站,四五位市民正在等车。上车之前,几个人都提前打开手机,准备扫描车窗上的二维码。
中午1点左右,和平路新村小区内,几位戴着口罩的老人带着孙子在楼下玩耍。其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疫情平稳下来,我们出门都戴口罩,这样才有安全感。”
与此同时,也有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在济南市高新区上班的陈婷(化名)告诉记者,“我家在燕子山小区,通勤距离在十公里以内。我以前都是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但现在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都骑车。既能锻炼身体,还环保。”
在山师东路云水间记者看到,商场负责人在两个入口处均调配了工作人员查看顾客的行程码和健康码。商场里,各商店的老板和工作人员也都戴着口罩。消费者刘芳(化名)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下午三点来购物的人不多,我是特意挑了这个时间段来购物的。”
除了出行,不少市民在堂食时也格外注意。记者在济南市历下区超意兴优品汇店看到,市民们在进店吃饭之前都主动拿出手机扫描门口设置的二维码。进店后,大家根据地面上的一米间隔线有序行进。虽然堂食放开了,但是有的顾客还是选择了打包带走,在店里吃饭的顾客,则主动选了彼此之间距离较远的桌子。
昨日,在济南超意兴快餐一门店内,市民自觉间隔落座就餐 记者张淑婷摄
昨日,在济南一写字楼下,市民自觉佩戴口罩,接过快递员送来的外卖 记者郑晓彤摄
花式配送再现生机
上午十点过半,历下区报施街的商河老豆腐店内,店主老段正忙活着为顾客盛一份堂食的豆腐脑,手机突然响起的外卖订单提醒,让老段加快了手里的忙碌,而在附近接到单,前来取餐的外卖员张鹏进门则高声喊了一声,“老板,多久能取餐。”
等待期间,张鹏随手接了就近的一单“代送”服务,是将顾客下单的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张鹏告诉记者,疫情管控期间,每日上午十点过后就是他最忙碌的时段,但这两天单量下降,让他略微松了口气,“前段时间是赶在早点店关门之前帮顾客取早餐,赶在午饭饭点前帮顾客送午餐。堂食开放后,早饭的派送单就明显下降,常去取餐的几家早点店内,现在堂食的顾客多了。”
外卖员焦华斌则是与张鹏有着不一样的忙碌,“前段时间,菜市场、超市这些地方我跑得多一些,因为运力有限,采购点也有限,所以每单配送费会高一点,大家也愿意跑,单子一个接一个。除了跑腿的单子,还有代买的单。但是要保证给顾客买到东西,再配送到顾客手中,难度还是挺大的。”
焦华斌说,眼下一切慢慢恢复常态,堂食开放、复工复产,让他的外卖工作也重回正轨,“除了一日三餐的配送,还有下午茶、文件配送、同城配送、代买等服务,没有前段时间的订单单价高,但能接到的活多了,日子忙点,钱包也能鼓点。”
临近正午,济南市历下区商圈、写字楼附近的几家快餐店内,除了堂食的顾客外,进进出出的外卖员也一同构成了中午忙碌的景象。
怎么觉得景更美了
“因为疫情,最近我们一直没出门,今天可算出来转转了。”5月11日,在济南趵突泉景区,一位老人正带着孩子游玩,孩子十分高兴,“疫情期间,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可是孩子在家待久了,也怪无聊的,趁着最近可能快开学了,带他出来玩一天。”与老人情况相似,最近,不少市民走出家中,景区里,又恢复以往热闹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济南趵突泉、五龙潭、千佛山等景区虽然未曾关闭,但客流量与往日相比少了许多。随着疫情形势转好,济南连续几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在遵守防疫政策的同时,人们终于再次走出家门。趵突泉景区内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前段时间,我们工作人员比游客都多,现在终于又好了。”
同时,随着游客增多,工作人员也更加谨慎了,“老师儿,戴上口罩吧。”工作人员提醒着一位男孩,男孩道歉后戴上了口罩,工作人员笑着说,“口罩一戴,小伙更帅。”他告诉记者,“如今大家都是很自觉的,只是有时担心游客会松懈而已,我们希望大家能安全出行。”
在五龙潭景区,一位男士架起了摄像机拍摄景区内盛开的鲜花,偶尔有其他人路过,还会询问花朵的名字,不远处,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游玩,他们说,“今天下午有时间,想带着孩子多感受感受大自然。”记者看到,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出行,他们表示,希望能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多陪陪孩子。
闲聊中,一位游客打趣道,“疫情过去了,我怎么觉得景更美了呢。”
线上线下教学有条不紊
自3月30日起,济南市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高新、南山9个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启动线上教学。在经历了41天的线上教学后,5月11日,全市有意愿返校的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开始返校复课。在济南,线上线下的教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11日上午,济南第三十四中学的操场上又响起了久违的音乐声。该校300多名初三学生到校,恢复线下教学。“从线下转线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时刻准备着从线上再转线下教学。只要有转线下教学的通知,我们就能够立即进入线下复课的状态。”第三十四中学副校长高冬梅告诉记者,此前,学生进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预案,他们一直在筹划,随时根据济南市的防疫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5月9日,在接到有序复学复课的通知后,他们第一时间拿出了复课方案。当天,学校老师就顺利返校。
据高冬梅介绍,11日早晨7点之前,所有符合返校标准的学生都按时到校,排队进行了核酸检测,“300多名学生的核酸检测一共用了不到40分钟。”
“学生看到老师也很亲切,都主动跟老师问好。课堂上积极回应老师的讲解,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高冬梅说,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很好,也非常珍惜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大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前后左右至少一米间隔,进行了适度的锻炼。
“41天的网课线上学习,是同学们特殊的中考准备经历,这次中考就看平时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希望同学们不要放弃,努力到考前最后一天。”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第三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杜海峰为同学们送上希望和祝福。
“今天所有的工作都正常进行,包括中午的配餐,和原来一样,学生有序排队洗手。每间教室都有干部和老师与学生一起用餐。”高冬梅说,对学生来讲,就像没有离开过一样。
听到三十四中广场的课间音乐,在附近的居民区里,三年级的小学生小囡(化名)正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上网课。
“学校下发了课程表,每天上什么课,家长和学生都有数。”小囡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不能直接到课堂上课,但在家里也是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上课的程序和线下差不多,点名和提问一个都不少。每周班主任老师还在线上给孩子们开班会。”
“你们都听说了吗?初三的哥哥姐姐们已经上课了,我们也指日可待了。”班主任老师在线上和小囡以及同学们分享了这个信息。
|记者探店|
重启首日没想到不够卖
5月10日是济南恢复餐饮堂食的首日,早上五点,燕子山小区南区的燕山巷燕山老兵肉夹馍店的老板老张把在家准备好的肉和好的面拉到店里,开门营业。老张说他开了多年店,准备材料很有经验,“第一天不会有太多人的,所以就没有多准备。”不到9点,老张准备的豆浆和肉夹馍都售罄了,“第一天是演练,往后肯定越来越好。”
5月10日早上,在济南市历下区的燕山社区大食堂记者看到,各餐馆已开业迎宾,不少摊主正忙着往巷子里搬桌子和凳子,有的店主正在店里给顾客做早饭。巷子深处,一家餐馆前,几位顾客坐在露天的桌椅上就餐。伴随着堂食放开,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每家商铺门口都贴上了“场所码”。
在这些商户里,有一家燕山老兵肉夹馍店。老板名叫张虎(化名),一扇推拉门把店里隔成了后厨和前厅。后厨的台面上摆着装熟肉的大桶和一个案板,后厨的角落里,还有一口烙饼的大锅。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干餐饮三十多年了。”老张告诉记者,“以前燕山早市还在的时候,我在早市上摆摊卖肉夹馍,后来我辗转搬到这里,现在开业四年多,我还是以卖早点为主。”
每天凌晨两点半,老张就起床开始为当天的营业做准备,和面、揉面、洗菜、切菜、磨豆浆……老张说,把一切准备好,将近五点,“我把东西放到三轮摩托车上,赶到了店里开门。”
老张说,来他店里买早饭的人,来自附近各个小区,很多都是回头客。“以前在早市上卖饭的时候,很多住在附近的食客都喜欢我的肉夹馍。后来他们有人搬家了,但还是会回来买我的肉夹馍,有的人从高新区来,有的从天桥来。”老张笑着说,“他们说,就爱这个味。”老张说,他每天早上能卖三百多个肉夹馍,上百杯豆浆,五十多个素馅饼。“一上午能‘卖’一千来块钱。”
昨天凌晨两点半,老张像原先一样准时起床了。把面发好,肉切成大块,菜洗好剁碎之后,老张照旧骑上他的电动三轮车出发了。到店里,老张打扫一遍之后,5点整,正式开门营业……
五点十分,第一个顾客登门了,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后说,“两个肉夹馍,加鸡蛋,不要辣,再来两杯豆浆。”老张说,“18元。”接着系上围裙“开工”。
在老张店里,记者注意到,只开了一扇门,另一扇门则关着。“这样一次只能进来一个人,大家不会拥挤。”老张告诉记者,“防疫措施,我们要做到位。”
不到四个小时,老张准备的肉夹馍和豆浆就全卖完了,再有顾客登门,老张只好让他们明天再来。“今天我只准备了一百多人的量,比平时少了一多半,没想到不够卖。”老张说,下午回去,我要再买点生菜、香菜和青椒,让大家来了都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