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际 > 内容详情

苏伊士运河“大堵船” 引发全球经济隐痛

2021-03-30 08:21: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堵了苏伊士运河航道近6天,22万吨巨轮“长赐号”的命运不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也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如今,漫长的等待似乎终于迎来了终点。

据路透社3月29日援引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经过上周末的进一步疏浚和挖掘,管理局的救援人员协同荷兰斯密特打捞公司已经在当天凌晨将“长赐号”救出,船已部分浮上水面,且已向正确方向调整。但运河可能还需3天多的时间来清理堵塞。

目前,造成苏伊士运河堵塞的货轮“长赐号”已成功上浮。

苏伊士运河大堵船

3月23日,一艘重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航道拥堵,目前依然停航。据了解,全球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目前等待通过的船只已多达369艘。

据悉,这艘搁浅货轮“长赐”号长度约400米、宽度约59米,运输能力为22.4万吨,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集装箱巨轮之一,于23日进入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时搁浅。

关于货轮搁浅的原因,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介绍,除了最初提到的沙尘暴和强风天气,还可能有货轮的技术故障和人为因素等原因。

管理局29日早些时候透露称,“长赐号”已向“正确的方向调整了80%”,等涨潮时将恢复进一步的拖船作业。若顺利,船只将被引导到运河更宽的区域,而运河的正常交通也将恢复。

“长赐号”搁浅位置

河道畅通或还需多日

目前救援方仍对此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斯密特打捞公司的母公司Boskalis首席执行官贝多斯基对荷兰公共电台说:“我们有了行动,这是好消息。但我现在不会说这是小菜一碟。”

他进一步解释说,将在船头下注入高压水,以清除沙子和粘土,但如果不成功,可能必须从船上移走集装箱,这将造成相当大的延误。另一位参与打捞行动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他们正在重新装压舱水,若潮水有利救援行动,货物就不需要移走。

船东公司的一名官员表示,虽然“长赐号”已经转向,但它目前“还没有浮起来”。这艘船一直被困在与运河呈30度角的地方,但在一队拖船的帮助下,情况有所缓解。而从29日早上开始,共有11艘拖船一直在救援。被困时,“长赐号”船首有所损坏,但“没有新的损坏报告”。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奥萨马·拉比则表示,如果一切顺利,29日中午以前,航运活动就“有可能恢复”,他们不会“浪费一秒钟”。并且,若运河恢复,管理局将加速船只通过运河。

但他表示,即便船只重新上浮,仍需“3.5天”才能清理完堵塞。

世界经济隐痛

由于苏伊士运河何时能够恢复通航仍是未知,一部分船舶已经选择绕道南非的好望角进行货物运输,这也给运输带来了额外成本。

通常情况下,货船以12节的速度从苏伊士运河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约需12天,而绕道南非好望角则需41天,航程增加约1万公里,且额外花费7百万兰特(约合300万人民币)。

苏伊士运河作为重要海运航道之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船都会选择这条航线,目前在苏伊士运河中等待通航的船只已达369艘,这条运河的堵塞可能影响到多种商品的全球供应。

由于对苏伊士运河海运渠道依赖度较高,欧洲市场已明显感受到物流受阻带来的不便。巴西一家厕纸纸浆生产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运河堵塞可能会延迟纸浆运输,继而影响卫生纸供应。同时,堵在苏伊士运河的还有满载咖啡的运输集装箱,由于运输延迟,欧洲或将出现咖啡短缺问题。

美国《市场观察》称,因为运河堵塞,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小幅上涨。如果堵塞持续两周,大约有100万吨液化天然气可能会推迟运往欧洲。

全球10%的石油贸易运输也经由苏伊士运河,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6日持续震荡上行,收盘时显著上涨。而能源、原材料的断供也会持续打击各国的制造业。

英国《劳埃德船舶日报》估计,每天有价值大约96亿美元的集装箱货物经过苏伊士运河,包括服装、家电和电子产品等。

德国安联保险公司一份报告显示,搁浅货轮造成的运河堵塞或将导致全球贸易一周损失60亿至100亿美元。

事件回顾

3月23日

一艘名为“长赐” 号 的重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上通行时因为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搁浅,直接切断了整条运河的双向航线

3月24日

“长赐” 号切断了全球将近12%的国际贸易通道

3月25日

在苏伊士运河上积压的部分货轮被移到岸边

3月26日

挖沙船抵达苏伊士运河,帮助清理“长赐” 号周边泥沙

3月27日

“长赐” 号所属日本公司就此次阻塞苏伊士运河航道事件发表道歉声明

3月27日

苏伊士运河上堵塞的船只已超200艘,造成经济损失达每小时26亿人民币,与此同时,美方也表示将协助“长赐” 号脱困

3月28日

苏伊士运河上堵塞船只已达369艘,其中还有25艘油轮,而“长赐” 号也在多方努力下终于挪动了17米

3月29日

“长赐” 号在涨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终于成功上浮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中新社、《环球时报》等报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