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大学毕业="社会小白"? 被需要的社会常识课

2022-12-15 10:29:4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王思羽

“社会刚需、切合实际,我觉得开设‘成年人必备社会常识课’很有必要”“虽然是社会基本常识,但作为大学生真的不了解”“很多东西都是进入社会之后逼自己学会的,甚至因为经验不足而走了不少弯路”……近日,一条关于“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的话题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能够在大学里专门开设一门讲解租房买房、养老金社保、行政服务办理等社会常识的课程,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有必要开设“成年人必备常识课”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一些在校大学生、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遇事上网查成习惯

大学毕业=“社会小白”?

“大学毕业工作后,才发现租房买房、贷款政策、落户等问题自己一点也不了解。”去年,小文(化名)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本以为即将开启人生美好的下一阶段,却发现独立生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小文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仅租房一件事自己就遇到了不少难题。一开始,小文随意下载了一个租房软件,正欣喜平台上提供的房源十分便宜时,经同事提醒,小文才得知这些房源多半是假的,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骗。之后,小文开始寻找一些正规的租房中介,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挑选房子时,自己只考虑了通勤距离、价格、是否独卫等因素,真正搬进去之后,才发现房子住得并不舒服。“厨房没有窗户,一炒菜就会弄得满屋子烟;柜子很小,能放的东西很少,只好又买了一些收纳橱、收纳柜;最重要的一点,我当时租的是二楼,特别潮……”小文说。房子到期后,总结自己租房的经验教训,小文果断换了房子,“如果一开始就了解该如何选房租房,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二次搬家、折腾一通了。”

和小文一样,今年毕业的小许已经工作近半年,直到现在,她对社保等的概念仍是一知半解。提及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小许表示,家里人都懂,或者上网搜索。小许认为,如果有机会在大学里提前学习一些必备的社会常识,尤其是薪资构成、签订劳动合同、租房应注意的事项,买房政策等信息,会对毕业后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帮助。

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期待学到更多“干货”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之所以进入社会后才想起“临时抱佛脚”,甚至走了弯路,时代环境的影响是关键原因。记者注意到,如今大学生的生活大多交由父母“一手操办”,只要专心学好习,生活上的琐事几乎不用自己操心。除了依赖他人,网络的发达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捷径”,使得大学生更加依赖于手机,遇事随时搜索答案。种种原因下,导致原本就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进一步弱化。

因此,“成年人必备常识课”是否应该写进大学课表引起了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共鸣。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大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对于社会基础常识的了解并不多,若想了解相关信息,只能通过网络途径或者咨询家长、同学。

“一般我们就是遇到事情才想起来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家长。”烟台大学大二学生李炎馨说,近期看到网上评价大学生生活单纯、社会经验不足,大家都很认可,而由于对常识性知识了解不多,自己和同学也很担心在踏入社会后“什么也不会”。同时,李炎馨提到,事实上,同学们对这些基础常识都很好奇,“如果能够采取一种有趣的讲课方式,结合亲身经历或具体实际,讲述一些实用性的‘干货’,我觉得大家会很乐意听。”李炎馨说,自己很想了解关于职场环境及与就业相关的五险一金、社保医保等问题,此外她认为法律知识的普及也很重要。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分析,从学生自身的经历来说,他们的生活较为简单,社会经验普遍不足,“尤其是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基本都是在校园内完成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这就导致了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社会实践、社会经验、社会常识等方面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不仅如此,王忠武表示,由于种种不足,大学生也因此付出了一些代价。如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因为缺少社会经验,不会办事、办不成事,在社会中屡次碰壁,甚至上当受骗。因此,王忠武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常识教育势在必行。

书本代替不了生活

“课程+实践”补齐短板

从山东交通学院《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堂堂爆满的现状中,能够进一步看到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常识的“求知若渴”。

该校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长利介绍,早在2002年,基于汽车逐渐走进家庭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山东交通学院开设了车辆保险与理赔专业,其中就涉及到《车辆保险与理赔》这门课程。由于课程所涉及的“什么是汽车保险”“如何购买保险”“出险后如何进行索赔”等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实用性强,赵长利谈到,这门课也受到了很多其他专业学生的喜爱。“最初,这门课只是特定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因为学生都想有所了解和学习,学校便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有近200人选修。之后,我们还在智慧树等平台上线在线教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学校的学生前来观看学习。”赵长利说,甚至学校每年有很多毕业的学生还因此而选择了车辆保险行业,“我们也希望学生们即使不选择以此来就业,最起码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对保险消费清楚明白。”

但是,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和采访调查,记者注意到,虽然当前高校会开设诸如就业创业、恋爱心理学等课程,会对就业政策、人际交往等非专业知识有所涉猎,但几乎没有学校会专门开设一门生活类常识课。这远不能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

“当前学校通识课以思想道德、外语课等居多,真正贴近生活实际的常识性教育较少。因此学校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摸排,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相关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加强对学生常识教育的重视。”同时,王忠武建议,大学生的常识教育可以分“开设课程+社会实践”两个层面完成。一方面,通过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开展讲座等方式,邀请有经验的各界人士,分享如何求职、投资,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防止上当被骗等社会经验,为大学生补齐短板;另一方面,王忠武说,还需要实践出真知,让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

此外,王忠武认为,学生随时可以读书或者上网,但实际与人打交道则需要各种机会,因此他提醒学生,要提高认识,学会“闻过则喜”。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有机会就多接触生活、多参与实践,向父母、老人或一线人士交流,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短板。“生活是根本、是基础,书本知识永远代替不了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社会常识教育,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