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非遗保护实践走过20年 加强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3-11-08 10:00:0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2003年,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回顾《公约》通过的20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日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级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与论坛,对非遗保护工作经验进行交流探讨。

非遗保护实践走过20年

今年适逢《公约》通过20周年。《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遗,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保护非遗的重要性与可持续性。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启动并鼓励全国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今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今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论坛特别设立纪念《公约》20周年的板块。一系列活动彰显出中国对《公约》及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展现中国非遗独特魅力,呈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风采。

11月4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民俗学会等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扬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和山东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文旅系统各级相关负责人总计60余人出席论坛。

现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现强共同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文化和旅游部在山东大学等四所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研究基地,就是要强化探索非遗系统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创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助力赋能,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实文化支柱。”王晨阳表示。

论坛上,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成功发布。该书汇集多篇学术研究成果,从中国方案、学术探索、教育传承等角度阐释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大咖云集共享非遗研究成果

中国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绵延繁盛的活态展示,与世界非遗一道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巨大文化力量。“非遗保护在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已进入系统性保护、全面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非遗保护实践20年,一刻也没有缺少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一刻也没有离开学术理论层面的辅佐,而中国非遗理论研究也一刻都没有离开田野实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中国非遗保护宏伟画卷中的独特景观。”王晨阳在致辞中表示。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相关话题展开学术研讨,从不同角度总结与阐发非遗保护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论坛专题研讨环节,共设置“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实践”“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板块,围绕《非遗公约》相关概念术语、社区参与、性别平等、道德伦理、名录机制、国际合作、清单编制、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议题分享研究成果。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交流会环节,与会代表就非遗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人才培养、学术评价体系、期刊发展等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11月5日,与会代表前往齐鲁师范学院章丘校区,考察传统武术类非遗扎根校园状况并就相关论题进行现场交流。

“短短20年间,非遗保护在中国已成为人们普遍参与的社会运动,成为强化家国情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符号与流行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和源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作出了杰出贡献,亦在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国际理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大有拓展。”张士闪表示。

走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截至2023年2月17日,已有181个国家加入《公约》。《公约》发布20周年以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蓬勃发展,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很好的赓续。探讨并展望非遗保护、交流、合作的未来,以唤起各界对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热情,是推动《公约》进一步实施,带动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非遗源自不同文明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人类灿烂文明,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世纪70年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国际会议中被提出。1972年,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积极动力支持。经过30年的反复探索,最终促成《公约》的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公约》的出现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推进都起着重大意义和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所面对的世界有了新的认知。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已经成就的,但是非遗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学会了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关注保护继承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研究员刘魁立表示。

迄今,我国已申报43个非遗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代表作名录及优秀保护实践名册,深度参与《公约》操作指南的制定和修订。中国作为缔约国,认真履行《公约》义务,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实战,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与《公约》一同为我国的非遗保护传承事业提供重要保障。坚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讲好中国故事,助推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方案积极作为,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作出中国贡献,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者肩上的重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