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专访新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

2023-11-18 10:13: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据悉,“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于本月1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现场将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颁奖。作为获奖作品之一,也是近两届唯一入选茅奖的乡土小说,乔叶的《宝水》以其对土地与人的关联深入肌理的表现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反响。

就在近日,一场缘起齐鲁的山乡之行,诗与远方·文学遇见文旅——知名作家走进山东文旅创作笔会暨文旅产业文化提升研讨会落下帷幕。作家乔叶以特邀嘉宾身份参与其中,从河南到山东,从文学到文旅,乔叶的乡村之路不曾止于“宝水村”,在银装素裹、初雪纷飞的泰山九女峰,她接受了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的专访。

“宝水如镜”

在太行山深处的豫北腹地,有一个名叫宝水村的小山村,这里“四时不同,风物各异,光阴静水潜流……”久居都市的“地青萍”带着精神上的沉疴旧疾回到乡村。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对乡村的蓦然回望让她突然发现,乡村正在被很多人改变,而乡村也改变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她自己。在《宝水》中被刻画得生动翔实的宝水村将乡土文学重新带入大众视野,在乡村已越来越远地脱离人们生活的当下,为如何书写乡土提供了独特的参照与坐标。

“它是我尽最大努力所能呈现出的,自认为还不错的作品。”在一次采访中,乔叶曾谦虚地表示,自己“写过诗歌,写得一般,写过散文,也很平庸”,在30多年的写作中,唯独对这部作品情感尤为特殊,其也因而成为了她“精神与情感上的回归”。有评论认为,这种回归体现在创作上,使呈现出的内容一方面“越来越乡土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女性化”。作为这两个方向的融合,《宝水》事实上成为了一次女性视角的乡土叙事。

据乔叶所说,自己对乡村的感觉“并不是一个从淡薄到浓厚的过程”,土生土长在河南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睁开眼就处在乡村中。对乔叶来说,乡村便是其对外界最初的认识,眼前的满目苍翠、手中的一捧沙土,都在多年的写作后,随着渗透肌肤的模糊印象经由文字唤醒,实现了一种文本的自然生发。“生长既意味着向上生长,也意味着向下扎根,这也是我多年之后在写作中慢慢回味出来的。”于是,从乡村启程的乔叶如同书中的主角一样,再次扎根乡村,在以年为单位的探访与取材中逐渐打磨出一面“宝水如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创作前进行素材积累的时候,乔叶用了七八年时间进行“跑村”和“泡村”。所谓“跑村”,就是尽量多地到不同的村子走访,积累乡村样本,用以拓宽素材的广度。而“泡村”则意味着长期深扎,凝神观察某几个村庄的生活百态。因而,大量的乡村经验向身为作者的乔叶扑面而来,既热气腾腾,又多姿多彩。在书中不足五十户人家的宝水村中,日常生活却如同万花筒般丰富而极富质感,而当这种质感与时下广大乡村的现实相碰撞时,自然更具戏剧性与典型性。

于是,在乔叶的描写中,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正向众多类似乡村一样,经历着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乡村的过程。作为退休后从城市来到宝水村帮助朋友经营民宿的主角,亲历着乡村旅游业由“乱”到“治”的过程:如何解决游客增加带来的堵车问题?如何处理旅游过程中的旅游垃圾?如何做好游客服务的同时赚到钱?一个一个问题摆在了千千万万个“宝水村”面前,与之共存、尝试解决,成为了诸多村庄的必经之路。

《宝水》之后,乔叶从文学的“太行山”走出,来到泰山九女峰,在群山之间,于民歌悠扬与山村幽静之中,看到了更多的扎根在山岳之间的齐鲁“宝水村”,邂逅了一场与山东文旅的“久别重逢”。

从太行山到九女峰

乔叶表示,在本次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使她有理由相信:泰山九女峰是美的,齐鲁大地的广阔山乡也是美的,这种美难以被不同的季节与天气所动摇。在她看来,造成这一切的是山川与乡土的紧密结合,是虚与实的交相辉映,也是文和旅的充分碰撞。

“上次来山东还是五年前,在天蒙山,那时正下着小雨,我很喜欢这个天气。”在谈及对山东的印象时,乔叶表示,再次来到山东,又恰好迎来了九女峰的初雪,一座纯净浪漫而又充满诗意的泰山再次刷新了其对齐鲁大地的印象。她表示,在这次难忘的旅程中,“有很多细节特别动人”,其中,既有着来自山川河流与天地气象的“天意”之美,也有着经由乡村人民与山乡集团通力协作所带来的“人力”的美。

2018年,同是十一月,彼时雨色如烟,经由山东省作协、鲁商集团主办,《山东商报》社、中共费县县委宣传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承办的“2018硕秋天蒙作家行”采风活动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举行。乔叶等一众作家在八百里沂蒙聆听原汁原味的小调,回望小调诞生背后的故事,寻味沂蒙文化。活动结束后,其创作的散文名篇《天蒙山的虚和实》刊登于《人民日报》,深受读者喜爱。本次,九女峰上的虚和实同样令乔叶动容,“景区的虚和实结合的特别好,让文学元素得以同本土资源互相成就、交相辉映。”她表示,先进的打造理念,是其中“虚”的部分,而景区具体的落地与打造则又显得非常扎实,共同成就了一方盛景。

她还表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自己更在意的是文学和旅游应当如何结合,而在所行所见的一路间,经由山乡集团的特色打造,自己真正看到了文学同旅游结合的一种可能。“用文体来比喻的话,我认为九女峰有着评论的缜密、诗歌的想象、散文的气质和小说的细节。”她坦言,九女峰之于自己就如同一本大书,可以长读,“是特别完美、美好的”。

有传承、有生活的写作

“乡村生活本身就特别的有意思”,在山色映衬下,乔叶向记者谈起了乡土写作的心得。以九女峰为对象,她举例道:“在九女峰景区中的这些村民需要经历转型,他们如何面对当下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如何接受更为先进的理念,最后又该怎么将这些转变为个人的财富,促进其自身的成长、视野的开阔,这些都是一些很新也很鲜活的素材。”有了这些鲜活的素材,写作乡村振兴新面貌便有了生动的现实与生活作为依凭。

但同时,针对当下部分乡土小说注重“求新”的倾向,乔叶则表示,写“新”一定还要有着“旧”的东西。她表示,当下的乡村一定经历了从原先生活慢慢变成如今样子过程,所以原始与原生态的事物在写作中不可或缺,“就如同画画时的光影结合一样,乡村书写中新与旧的概念其实就对应着光与影。”乔叶表示,那些“旧”的部分中同样有着极为动人的东西,例如乡村伦理中就有着稳固的、让人感到踏实和心安的部分。

“乡村有发展,就意味着其有了传承,而如果乡村的风貌是始终不停传承的,它本身也一定会向前发展。”乔叶提示道,在这种辩证关系中,更能够一窥乡村新与旧的关联,“它有着独属于自身的脉络。”这条脉络,既是乡村场域中具体社会发展的脉络,也是文学写作与文学作品的脉络,两者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乔叶进一步补充道,经由这种脉络,还要看到整体性,而不应该让自己的视角变得狭窄或片面,“最动人的始终应该是生活本身源源不断地流动与拓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