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成长,本来就有无限可能。领航、特色、新优学校培育,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驻济高校市校融合战略实施,是学校的成长;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名师优管建设工程,东西部教育援派,数字教研赋能,是教师的成长。教育人的敬业、精业和专业,目标只有一个——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跨越山海的“教育勇气”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赶赴灾区,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救援故事。这其中,就包括济南的四位支教老师。去年8月,济南中学副校长董洪海和山师附中秦然、刘伟、王晗三位老师一起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组织学生疏散,用最短的时间将全校2000多名学生集中到安全地带,并生起火堆取暖,彻夜陪伴。他们的善举被广泛转发,获得全网点赞,而他们四人,只是济南支教队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济南教育援派干部人才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千里之遥的西藏、新疆、甘肃临夏和重庆武隆等地援教。目前,处于援派期的济南教育干部人才有:第十批援藏教育干部人才8人,东西部协作赴甘肃省临夏州挂职干部、“组团式”援助临夏州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13人,直属学校援疆教师10人、东西部协作选派重庆武隆教育人才11人,以及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6人,各区县也有大批教育人才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教育援派及驻村工作。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她在2021年7月带队赴临夏市深度对接东西部教育协作工作时的场景。之后,他们与临夏州临夏市教育局联手创建并实施“15+4+N”教育协作帮扶机制。很快,第一批12名教师分成4组进驻临夏市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组团式”支教、“驻点式”帮扶,并逐步形成“管理互通、资源共享、质量同进、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
两年来,市中区和临夏市创造了“走亲戚”式的协作发展新样板。协作开启后,临夏市56所中小学幼儿园255人次到市中区结对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市中区13个教育集团17所学校的54人赴临夏,聚焦德育管理、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幼小衔接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如今,遇到教学难题,“上线”看看市中同行的做法已经成为临夏教师自觉主动的行动,有效激发了临夏教育的“造血”功能。今年7月,在济南市市中区——临夏州临夏市泉河教育论坛上,“亲戚越走越亲”,这是宫春对协作帮扶工作最真挚的感慨。
从西藏茫茫雪域高原,到新疆沙漠戈壁胡杨,从独具民情的甘肃临夏,到重庆武隆,济南教育援派干部教师从未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退缩。相反,他们调研家访的足迹深入到每一处角落;他们细致入微地关心到每一位师生心间;他们把优秀经验复制,打造济南优质教育的“孪生兄弟”,与受援学校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产教融合,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山东全面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济南市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主动对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由职业学校的“自选动作”变成了“常规动作”。
今年5月18日,在济南市暨历下区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遴选16家企业、18所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学校试点并现场签约。8月27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2023年产教对话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中,“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以及现场工程师学院同步成立。由此,济南市将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平台为载体功能,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同时,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45万,高技能人才42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本地就业率达到81%,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8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另外,济南市实施产教融合“145+X”项目培育计划,参与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1+X制度试点的学生达到8.6万人;49个企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占全省23.2%,数量居全省首位。出台市校融合发展“新高校20条”;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服务国家战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全国50个典型案例,“职业教育双元制度创新”被省政府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修炼“内功”,济南老师的“底气”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如今,济南有近14万名教育工作者坚守三尺讲台、潜心育人。其中,369名教师晋升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50名教师迈入“三级教授”行列,385名乡村中小学教师取得基层副高级以上职称,认定济南名师297人、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107人。今年,济南47人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名单,16人入选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名单,24人入选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名单,数量全省最多。
这样的一组数据是济南教育人多年耕耘奋斗结出的累累硕果;是教育系统一经发出招聘简章,求职者简历多如雪片般地备受关注;是走进高校最受大学生信赖的山东厚道;是每年教师资格证报名考试人数持续攀升的信心满满。
近年来,围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水平高超的“四有”好老师团队,济南深入实施“锻铸师魂、涵养师德、提升师能、激励惠师”四大行动,加强“名优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济南名师建设工程、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打造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搭建教师队伍成长平台,优化教师成长路径,激励更多的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尊师重教,是千百年来刻在山东人骨子里的道德血脉;修炼“内功”,则让济南教师队伍有了更多的“底气”。
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曾说:“我们将不断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名师优管培育体系,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万名骨干教师、千名卓越教师、百名专家型教师。”这不是愿景,是使命,更是责任。“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说真话、干实事”、事不避难的韧劲、快干实干的意识,敢闯敢试的基因,一直体现在济南教育人的身上,努力把济南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