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万物皆可入药?真养生还是智商税?给中药餐饮去去虚火

2024-08-16 11:06: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亮

 

  中药茶饮、中药咖啡、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最近,一股“万物皆可入中药”的风潮在餐饮行业大火。当年轻人喜欢的食品饮品加入中药成分后,似乎增加了一重养生元素,因此大受欢迎,销售火爆。与此同时,还有消费者反映,号称添加了中药成分的食品饮品,价格往往较高。市面上,38元一个的中药冰淇淋、52元一个的中药面包售价普遍远超同品类商品。那么,中药餐饮是真有养生效果,还是一种营销噱头?

  中药茶饮“圈粉”年轻人

  近年来,主打新中式草本概念的中药食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眼下,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茶饮,随着一波波奶茶热的蔓延,中药茶饮渐渐开始出圈,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中国中药茶饮行业消费行为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并尝试中药茶饮,购买意愿不断攀升,75.47%的消费者表示相对于传统茶饮而言,更愿购买中药茶饮。此外,有超七成的消费者满意中药茶饮的功能效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访济南多家中药店、奶茶店、医院,了解中药饮品的情况。今夏,济南有不少药店推出夏日解暑中药泡茶包。山东省中医院推出的养生方剂颇为火爆,线下、线上日均可开出超3000服,均价2块钱一服的价格让喝惯了咖啡奶茶的年轻人十分惊喜。

  医院以外,以养生茶为主题的中药奶茶店也悄然开了多家。目前,全国已有超30个主打中药或草本养生的茶饮品牌。如陆藜·开了个方子、青楠五味茶、椿风、知嘛健康、百草间、一方四季等,这些品牌大部分茶饮的价格在20元上下。

  记者在网络平台搜索“中药奶茶”,在济南也出现十多家“新面孔”,大多数店铺售卖的饮品主打养生、中药奶茶,以祛湿、美白、润肺等功效为饮品名称,多数饮品标有陈皮、甘草、当归、金银花等大众常见的中药材,单价在10元至30元之间,店月销量在300单至3000单不等。位于历下区文化东路的卢济堂中药奶茶店,店面上标有“中医门诊”和“中药奶茶”,乌梅饮、熬夜奶茶、清火饮、瘦瘦刮油水、痰湿体质茶……各种中药茶饮琳琅满目。店内还有“艾草蛋糕”“姜汁饼干”“茯苓桂花糕”等本草糕点。

  办公室同事之间也刮起“养生风”,济南市民小莉在山东省中医院线上渠道购买了乌梅汤:“酸梅汤不贵,甚至比网上买的其他茶包还便宜。”小莉告诉记者,酸梅汤味道不错,随后她又购买了多种中药饮品,“健脾祛湿的,清咽利嗓的,还有提气凝神的,每种买了5服,一共花了不到100元。”小莉表示,方剂泡出来有淡淡的中药味,希望能在坚持饮用后有所效果。

  理性看待中药餐饮

  中药餐饮卖得很火、年轻人“抢占”中医推拿科、贴“三伏贴”的市民大排长龙、学中医和看中医的“老外”越来越多、奥运场上“拔罐印”等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中医药热度持续不减,体现出中医药的巨大魅力。目前我国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的力度很大,中药餐饮广受追捧,是人们所乐见的现象。

  伴随中药餐饮逐渐“火出圈”,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消费者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喝中药都要按照剂量服用,奶茶、面包里的一点点中药成分有用吗?中医忌寒,罔顾食物相生相克的中药冰淇淋真的可以起到养生作用吗?另外,高昂定价是否合理。一个中药冰淇淋38元、一个中药面包52元,相较于同品类商品,打着养生标签的中药跨界食品显然价更高,部分消费者也只能“浅尝辄止”。因此,“中药餐饮是养生还是智商税”的争议声不绝于耳。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这也是“中药餐饮”走红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中医理论认为,“是药三分毒”,“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用药上需要个性化服务,中医院开具此类饮方食方前需要问诊,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市场上许多商家并不具备医疗知识,也没有医疗专家指导,当食品安全问题与用药安全问题叠加,可能还会带来健康隐患,这股热潮确实需要冷静下来。

  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多项工作任务。目前,中医药餐饮行业标准化、规范化不足,相关部门应对行业内的经营资质、食药范围、虚假宣传以及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监管,注重科学专业指导,更好地解决中药餐饮普适性与个体化之间存在的问题,避免乱用药影响民众健康安全。

  该有的监管不能缺席

  既然中药餐饮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把市场的交给市场,这是最好的办法。目前,很多中药餐饮还是主打“文化牌”,这是其不可否认的优势。其普遍高于普通餐饮的价格,也有“新奇”“创意”因素在吸引消费者。当然,这样的“新潮”到底能延续多久,消费者是否愿意持续为此埋单,最终都会被市场验证。

  更需要看到的是,中药的使用涉及药理知识,对剂量和搭配有严格要求。作为药品,需要符合药品监管法规和标准;作为食品,则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食以安为先,中药餐饮同消费者的健康密切相关,但目前该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不足,容易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安全隐患。有市场就得有监管,针对中药餐饮的合规经营和风控管理,对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此外,在对产品本身进行监管之外,还需对相关产品的宣传进行约束,比如,其不能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只能实事求是地陈述。部分商家将“中药餐饮”夸成“灵丹妙药”,这同样是必须警惕的。

  当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毕竟中药餐饮不等同于药品,不可盲目食用。况且,消费者须知养生在于平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果一边暴饮暴食,昼伏夜出,一边又想通过吃几款中药餐饮来养生,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