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这波中秋氛围感拉满”上了热榜。据央视报道,这个中秋,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生活。有的地方举办中秋诗会,有的地方上演庙会,举办民俗表演,有的地方则举办彩灯展,还有的举行烟花汇演。从中秋赏月,到拜月祈福,再到如今或居家团圆,或外出游赏,中秋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是,中秋节的由来及内涵流变,人们又了解多少?
9月16日晚,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邑古城景区游玩 新华社发
我们为什么喜欢月亮?
古往今来,吟诵月亮的诗词比比皆是。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张若虚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杜甫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月亮?
可以说,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便与日月星辰、风雪雷电在内的大自然相伴。太阳意味着光明,黑夜则代表着恐惧,高挂天空的月亮对于那些还不了解大自然的古人来说,就意味着暗夜之光。冯骥才主编《我们的节日·中秋》就说,“月亮是安详和宁静,它不是风,不是乌云,不是雷电,不是暴雨如注。所以,从原始时代起,人类对太阳还经常流露出爱恨交加的情感,对月亮却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歌颂与称赞。”
因为月亮的“与人为善”,古代多有祭月、拜月习俗与礼仪。我国古代文献《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但祭拜月亮基本为皇家垄断,民间拜月较为少见,其中有个版本的嫦娥传说,是后羿十分想念奔月的嫦娥,晚上就在庭院中摆放供果,向天上的明月叩拜遥祭,盼望夫妻团圆。邻里乡亲见状,也纷纷摆供桌供果,遥祝他们团圆。从此成为八月十五民间民俗性的拜月、赏月活动。
中秋节从何开始?
需要弄清楚的是,中秋和中秋节还不是一个概念。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里的“中秋”指秋季的中间一个月,即农历八月。
到了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据统计,《全唐诗》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一百一十一首,此时的“中秋”就是特指农历八月十五。唐朝诗人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还做了解释:“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
中秋最早于何时成为全民性的节日?确切记载中秋休假制度的文献是在南宋,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中秋假期。但根据文人笔下的中秋诗词来看,一般认为在北宋中期,每年八月十五日就已开始成为宫廷与民间共同庆赏的中秋节。而其形成的时间,则应该在唐代。
这里还应该区分一个概念,即中秋节的起源和中秋习俗的起源。关于中秋的起源,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学者黄涛在《中秋(节日里的中国)》书中认为,这三种说法只是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用来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直到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才明确地提到中秋。
从审美对象到世俗节日
月亮作为大自然中一个可亲可爱的对象,培育与激发了人类情感中玩赏与审美的经验。
玩月活动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见于记载。最著名的典故是东晋时的“牛渚玩月”。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某个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忽听得有人吟咏自己所作的《咏史》诗,邀请过来,以诗会友。这个吟诗的人叫袁宏,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袁宏由于受到谢尚的赞誉,声名鹊起,成为名士。从此,月夜吟诗传为佳话,文人雅士纷纷仿效,泛舟、玩月、吟诗,成一时风尚。
从一些诗句的描述,可以断定八月十五赏月从初唐开始已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的习俗。唐朝中秋以赏月为中心,一般是亲友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宴饮聊天,文人则对月赋诗。也有人独自赏月,独赏明月留下的记载多为思乡思友之作。
比如唐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属谁家”。
到了宋代,已不再局限于夜晚赏月,而是全天过节,而且主角不再是文人、中上层家庭,而成为全民节日了。到了明朝,中秋更已不再以赏月为核心,而是拜月取代赏月成为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
从主题看,团圆主题也是逐步深入和强化的过程。
晚唐诗人殷文圭作《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可见亲人团聚赏月已是习俗。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更是巅峰之作,直至影响了后世中秋节俗的演变与发展。而到了明清之际,中秋节大大强化与突出了团圆的人生主题和文化意义,出现了“月饼”“团圆节”“女归宁”等新风尚。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宋代就已存在的月饼,此时已走上中秋节的舞台。宋代也有“月饼”,只是街市上平时所卖的食品,并非中秋节令食品。明代,中秋月饼最初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祭祀仪式完成后再被人们吃掉,月饼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
可以说,唐宋时精神化的中秋节,逐渐在民俗化节日化中转变为生活化的中秋节。
节日内涵与时俱进
之所以中秋固定成为赏月佳节,并因天上月圆而被赋予人间团圆的内涵。其中原因有:一年之中中秋时节月最圆;中秋时日,天清气爽,气候宜人。
作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当下的中秋,团圆还是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但越来越具有全民狂欢的性质,最重要的就体现在旅游热。
在论者看来,狂欢节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普通老百姓也就超脱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超脱了各种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从而显示了人的自身存在的自由形式,显示了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这就是一种复归,即人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9月15日(中秋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1592.4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7.9%。各个景区都是人头攒动。
其实假日出游与团圆并不矛盾。不仅赏月不再是过节的必备项目,当吃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是重中之重,吃团圆饭也不再是团圆实现的唯一路径,反而举家出游既达到了团圆的目的,又可以愉悦身心,真正实现了“超越日常生活”。而作为吃的载体,月饼卖不动了,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来源 “@真知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