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2025年,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依旧砥砺奋进正当时。在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完成对星辰大海的一次次奔赴,中国航天将交出怎样的答卷?令人期待。新的一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如约而至,中国体育健儿能否在家门口再创佳绩?同样值得期待。新的一年,人工智能又将走向何方?我们如何拥抱变化?种种答案待揭晓。
奔赴星辰,永不止步
探索浩瀚星空,我们从未止步。2025,又将是中国航天备受期待的一年。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1至2艘货运飞船。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我国今年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
据了解,两次载人飞行任务期间,主要任务是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
今年下半年,我国还计划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飞船发射后将对接于核心舱后向端口,主要上行航天员驻留物资、舱外服等出舱消耗物资,保障平台安全运行的维修备件和推进剂、应用任务各类载荷和样品;下行在轨废弃物。
一次次奔赴星辰,足见中国对宇宙探索坚定不移的决心与承诺。随着每一次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中国正逐步建立起一个更加成熟可靠的载人航天体系,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空间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商业航天,未来可期
商业航天方面,2025同样值得期待。1月13日午间,我国在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十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我国2025年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喜迎开门红。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这一型火箭于2022年12月9日成功首飞,迄今已完成5次发射,发射成功率100%。
本次任务与之前有何不同?据了解,为了更好完成此次任务,研制团队通过总体优化和实施固体发动机性能提升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将其从过去的1560公斤提升至1600公斤,是历次任务有效载荷质量最大的一次。
就本次任务而言,这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海阳附近海域实施低倾角轨道发射,在此点位实施低倾角轨道发射任务,航落区安全性好,既能节约海上航渡成本,也可缩短技术准备时间,还能提升任务的经济性,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发射服务。
2025年,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继续执行多次发射任务。据了解,研制团队后续将结合市场需求持续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火箭经济性,不断增强火箭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火箭运载能力提升工作,进一步满足高轨道、大重量的卫星组网和补网需求,更好适应未来商业航天发展需求。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新年伊始,体坛大戏由冰雪先唱主角。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也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和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冬会。
对冬季项目国家队米兰冬奥会周期训练备战而言,哈尔滨亚冬会是一次重要的练兵,在发现人才、锻炼队伍、检验备战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队将选派170余名运动员参加本次亚冬会全部64个小项的比赛,力争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亚冬会不仅将为世界再次奉献一场精彩的冰雪运动盛会,也将成为亚洲各方通力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期待亚洲冰雪健儿汇聚松花江畔,“尔滨”等你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在成都举行,共设置35个大项、61个分项、254个小项,既包括霹雳舞、蹦床、攀岩等奥运会项目,也包括飞盘、尾波滑水等潮流运动项目。
拼搏竞技,大湾追梦
追梦粤港澳,欢聚大湾区。除了亚冬会,今年国内举行的综合性运动会还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本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这将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为“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据十五运会组委会介绍,主题口号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体育特点,富含情感色彩,传递情感共鸣。
根据已经确定的十五运会项目布局,广东将承办大多数项目比赛,香港将承办男子篮球22岁以下组、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男子手球、7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沙滩排球等竞体项目,以及群众赛事活动的保龄球项目;澳门将承办乒乓球、女子排球成年组、三人篮球、男子篮球18岁以下组等竞体项目和空手道项目的群众赛事活动。
在粤港澳三地观赛,可能将成为十五运会观众的独特体验。据了解,涉及人员出入境、物资通关等事项,立足办赛、参赛、观赛等方面的需要,将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出台一些便利政策,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在体育方面的改革创新务实举措,做好规则的有效衔接和要素的便利流通。
和平不易,警钟长鸣
202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反法西斯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抵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和扩张。
中国是二战亚洲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包括无数将士和民众的英勇牺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有助于铭记历史教训,警惕战争危险,珍惜和平来之不易。应该继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争的教训也警告世人,只有通过和平与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各国应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人工智能,待续惊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行业大模型发展势头迅猛,AI智能体持续升温,加速融入并赋能千行百业。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在大模型层面,Open AI、谷歌、亚马逊、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主流模型持续升级迭代。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各大科技企业的模型调用价格显著下降,从而明显降低了其他行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本。
人工智能最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人形机器人。按照智能化程度,人形机器人可被分为L0至L5六个层级,目前人形机器人正在从L3向L4过渡。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已成共识,但其要从视频Demo走向产业落地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当下,具备资金实力且自带场景的大厂正加速入局,高精尖人才设立的初创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行业景气度日趋高涨。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宣布了其量产计划,海外企业如特斯拉预计在2026年开始人形机器人量产;中国企业如优必选,其产品已经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等车厂的实训。
自动驾驶,走近身边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问鼎全球的第十个年头,2025年,中国汽车新能源化浪潮依然难以阻挡,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最大看点。
有分析显示,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多家券商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智能驾驶普及将提速,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渗透率有望达到10%至20%,搭载NOA方案的乘用车新车销量有望冲刺500万辆。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小米汽车、华为和赛力斯等企业对发展自动驾驶业务的态度非常积极。作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在其20万元以上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进展也引发业内关注。
展望2025年的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特斯拉的入场时间表已经成为焦点。特斯拉团队近期预计2025年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将在中国推出,不过特斯拉团队也在后面注明“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此外,萝卜快跑日前拿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批出的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这将成为萝卜快跑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一环。
低空经济,赛道上新
2025年,低空行业的最大看点是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常态化商业应用场景和航线的落地。2024年,物流、消防、文旅、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各类低空应用场景在全国遍地开花,已经为更大规模的常态化商业应用做了铺垫。
有分析认为,大型eVTOL航空器常态化商业应用场景和航线的落地,会极大促进eVTOL相关产业生态更加成熟。业内预计,未来两年将迎来国内多家eVTOL头部企业适航取证的高峰。目前,小鹏汇天、亿航智能都有不少订单在手,商业化运营也在加速推进。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运营离不开低空新型基建的支撑。有业内分析指出,2025年,空中交通指挥网络和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全面推进;一批行业标准、强制标准和相关规则将陆续发布;将有更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企业和投资企业进入无人机产业、eVTOL产业赛道,低空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