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申公豹的“代购药单”成打工人养生指南 药师提醒:科学用药是关键

2025-02-15 11:17:0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近日,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影片中的诸多元素引发了广泛热议。在电影中,李靖为救治陈塘关百姓,请求申公豹放大夫出城买药,申公豹虽未答应,却留下了药材清单。这份药单上的10味中药应用广泛,不仅在电影中承载着拯救陈塘关百姓的希望,也引发了大众对于打工人养生的思考。对此,药师表示中药材勿乱用,科学用药是关键。

打工人可借鉴的养生用法

这部国产动画电影通过乾坤圈、东海龙宫、莲藕塑身等场景的刻画,巧妙地将中医的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经络理论等核心思想融入剧情,特别是申公豹的代购药材清单更是引发了观众对中医药的关注。

红花、三七、蒲黄、茜草、冰片、血竭、当归、苏木、马钱子……细看这份采买清单,大都属于活血化瘀类药物。从中医专业角度来看,这些药材各有其独特功效。三七有“活血第一”的称号,能活血化瘀、补血益气、抗血栓形成;当归被称为“血中圣药”,头止血、身补血、尾破血;冰片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茜草能凉血、祛瘀、止血抗菌;苏木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蒲黄可止血、化瘀、通淋;血竭能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马钱子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作用,但毒性大,使用须谨慎。

据了解,这些药材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对于打工人来说,在了解这些药材功效后,有部分可以适当借鉴用于养生。比如工作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三七粉可作为家庭急救药箱的一部分,处理轻微外伤出血。一些女性打工人有痛经困扰,蒲黄或许能帮助缓解。长时间工作易疲劳,冰片可在感觉精神不济时,通过闻嗅冰片制成的香囊等方式来提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导致气血不畅的打工人,用红花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身心。对于当归,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较为常用,可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吕旭潇介绍,单味活血药虽有效,但中医更强调复方配伍,通过多靶点协同增效并减少副作用,血瘀常伴气滞,故复方多配伍行气药。如血府逐瘀丸中,桃仁、红花活血,柴胡、枳壳行气,达到“气行则血行”的效果。

避免“上头式”用药

吕旭潇还提醒,虽然这些药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不能盲目使用。现实中,诸如活血化瘀药的应用需遵循“因人、因证、因时”的原则。无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均需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滥用或误用活血化瘀药可能引发风险。此类药物多具抗血小板、抗凝作用,若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西药联用,或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诱发出血。此外,活血药久用易耗伤气血,体质虚弱、孕妇、月经量多者需禁用。例如,川芎虽有行气止痛之效,但过量可能加剧头痛。

那么,中药使用遵循哪些原则?据介绍,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比如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以及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都不同。例如孕妇使用红花、当归等可能会影响胎儿稳定。同时,中药讲究配伍,如果自行搭配不当,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比如蒲黄与五灵脂同用虽能增强化瘀止痛作用,但与一些温热性药物大量同用,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药物用量也至关重要,用量过少可能达不到效果,用量过多则可能引起中毒等问题。以三七为例,一般保健用量每天3—6克,若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

专家建议打工人,养生不能单纯依赖中药,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

防胜于治的观念转变

电影带火中医药背后,体现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医养生的需求。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简单的穴位按摩,缓解眼部疲劳和身体酸痛;在办公室泡上一杯养生茶,如枸杞菊花茶养肝明目、金银花茶清热解毒,以达到养生目的……如今,便捷的中医养生方式受到打工人的青睐。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打工人逐渐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深入人心。他们不再满足于生病后就医,而是更注重日常的养生保健,通过中医调理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定期进行中医体检,了解自己的体质,根据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成为打工人新的健康追求。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经络养生等,能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帮助打工人缓解疲劳、改善睡眠,成为他们应对工作压力、改善健康状况的有效选择。

同时,不同行业、岗位的打工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各异。程序员长时间面对电脑,眼睛易疲劳,需注重护眼养生;销售人员经常外出奔波、饮食不规律,肠胃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调理肠胃的养生方法。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调理,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制定专属的养生方案,满足了打工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让他们能更精准地进行养生保健。

【记者手记】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新机遇

从申公豹代购药单的火爆可以看出,中医药文化正通过影视作品等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这既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大众正确认识和使用中药提出了更高要求。打工人在追求健康养生的道路上,要理性看待中药,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健康服务,而不是盲目跟风使用药材,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从电影中申公豹的代购药单,到现实生活中的中医应用,这不仅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中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经验。在山东,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探寻山东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的诸多新做法,感受齐鲁大地在这一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山东出台了《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在文化研究阐释上,设立中医药文化社科研究专项,将成果纳入省社科优秀成果评价,还建立了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在保护传承方面,深入开展资源普查,挖掘“儒医文化”“扁鹊故里”等特色资源,推进“精方工程”创新应用,加强古籍文献整理。

在文化展示体验上,山东也亮点颇多。东阿县突出“阿胶之乡”优势,打造东阿阿胶城,建设中草药种植园,推出中国阿胶博物馆和阿胶数字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了济宁广育堂中医药博物馆等多个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旅游体验示范基地,推出不少中医药旅游线路和景点。

在文化传播交流方面,山东把中医药文化宣传纳入全省正能量大流量传播矩阵,作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宣传推介的重要载体,同时建好用好尼泊尔海外中医药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文化在山东全方位融入生活。山东省教育厅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12所本科高校开设28个中医药相关专业点,还鼓励中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打造“中草药园”,建设中医药文化社团。济南实现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少年儿童全龄等三个“全覆盖”。淄博推出中医一条街,中医专家摆摊义诊。还有地方出现“中药+奶茶”的中医生活化模式,让中医与生活紧密结合。

2月9日,中医药文化节目《少年中医说》开播,受到好评。节目以“盲盒路线分组体验”的新颖方式开启探访游学,每期节目通过抽取任务卡片来解锁学习内容,嘉宾们会在药材种植采摘、古方调配、健康咨询等实践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比如在首期节目中,传承队拜访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体验把脉、针灸等专业疗法;“焕”新队则前往“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探秘中医药与科技结合的新型手段。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上,山东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迎来新机遇,也将更好地服务大众,助推健康素养的提升。

 

来源 新华社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