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从爆发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微短剧激活文旅新视界

2025-03-12 10:28: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张佳一 赵浚如

 

近年来,微短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实现爆发式增长。这种网络文艺样态的兴起为视频行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也成为推动文旅传播的重要方式。

值得期待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有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短剧和微短剧,逐步发展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DataEye研究院发布《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中国电影票房425.02亿元,“小屏幕”已经完成了对“大银幕”的超越。《白皮书》预计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微短剧市场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有利的机遇。

视听网络平台技术的发展为微短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微短剧用户数量一路高歌猛进,用户年龄跨度广泛,呈现多元性特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59.7%;短剧用户超过了点外卖、看网文和打网约车的网友。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1%。在年龄方面,微短剧的受众并未局限于某一特定群体,而是具有广泛性。

与此同时,市场“升温”为行业集群式发展提供动力。2024年以来,在北京、广州、湖北、成都等地,微短剧产业基地、创投基地接连揭牌。例如,落户青岛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可提供100多个拍摄场景,并有运营、编剧、演员等配套服务。此外,微短剧对业内人士也展现了强劲的吸引力,知名电影、影视剧领域从业者尝试“涉水”。影视制作人于正参与短剧《吉天照》的制作,目前该剧已上线。2025年初,演员倪虹洁主演家庭情感短剧《夫妻的春节》上线,播放量已突破5亿。

从数量狂欢到品质为王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红果短剧APP月活用户超1.5亿,头部短剧月活跃用户规模千万级以上在微信小程序端已达8家,抖音小程序端4家。随着微短剧“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力量被吸引入局,希望在庞大市场份额中“分一杯羹”。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2024)》”)显示微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企业数量已突破8.3万家。

数量庞大的用户涌入和市场的繁荣,共同折射出网络用户对文化产品需求的旺盛。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37.4%的受访者觉得微短剧精品少,35.5%的受访者觉得质量参差不齐,仅27.1%的受访者觉得精品多。依靠新颖的形式“吸睛”和快节奏密集而来的“爽感”后,如何从获取流量盛宴到实现长效价值引发行业内思考。

在多方力量的驱动下,微短剧在质量提升方面不断前进。2024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明确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等,规范微短剧传播秩序。该项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播出平台内容把关和备案职责,让微短剧实现“持证上岗”。

目前,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长、短视频平台之间也开启了对优质内容的争夺战。2024年底,红果短剧APP推出精品短剧“果燃计划”,通过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助力优质短剧的创作和传播。百度则携手爱奇艺、阅文集团、七猫、YY直播等平台发起“百剧计划”,为短剧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与支持。

对微短剧制作方来说,行业已经“卷”起来了。业内人士透露,投资50万—100万元的微短剧已十分普遍,更有甚者投资数百万;吸引用户观看的投流成本占总收入80%左右,利润空间有限;市场上仍有许多短剧上线后赚不到钱,需要创作其他爆款剧“回本补贴”。但对于创造优质微短剧的制作方来说,作品播出后的长尾效应也不可小觑。《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1至8月,月均8000余部老剧在进行商业投流;有65.78%的用户曾重复观看同一部剧,微短剧不再是“快餐”类内容。同时,制作精良、挖掘用户痛点的微短剧团队能积累下丰富的运营经验,实现口碑与收入的“双丰收”,再度投入新的创作,实现良性循环。

文旅向短剧前景看好

从野蛮生长的阶段走出后,微短剧正向“降量增质”的精品化道路迈进,创作题材与形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其中,许多突出文旅内容的作品得到了好评。早在2023年,由网络用户拍摄制作的剧情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播放量超过4.2亿,引发了网友对中国文物的关注。《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等微短剧的涌现,也将古籍保护、非遗等带入大众视野,引导年轻人主动探索身边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微短剧与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搭配,实现了意想不到的“双向奔赴”。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提出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入选该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铁拳无敌杨芊芊》,将安徽黄山壮美风光与武侠文化巧妙融合。该剧2024年9月上线以来,全网综合曝光量超20.74亿,播出后黄山旅游相关关键词搜索指数同比涨幅达461.21%,环比增长455.17%。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李辉表示:“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文旅目的地的特色景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打破了传统文旅宣传的时空限制。这种融合为双方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成绩斐然的作品播出,不仅解锁了黄山文旅的“流量密码”,也将自然风景区与影视行业建立起密切联系。黄山自然风景秀丽壮阔,成为许多微短剧的绝佳取景地。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底,黄山市影视微短剧企业营收有望突破1亿元;截至2025年1月,黄山市已有10部微短剧顺利杀青,其中5部成功上线,还有近50部处于拍摄或筹备阶段。

此外,越来越多的文旅主体也主动参与到微短剧的制作之中。成都文化老字号“诗婢家”品牌所属企业,将作为出品人“试水”短剧行业。对于文旅企业来说,微短剧或将成为品牌传播的新载体。

“微短剧生产方需要深度调研文旅资源,并主动加强与文旅部门合作,创新形式与互动体验。文旅部门应打造特色微短剧拍摄基地,开展主题活动,利用微短剧进行精准营销。双方共同推动微短剧与文旅高质量融合。”李辉表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