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轮“新大学”建设热潮——据统计,去年全国新增各类高校超过百所,其中本科院校占比近半数;今年目前已新增24所本科高校(不含更名的2所)和7所专科高校,进度超过去年同期。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些新建高校本科专业最早将于今年启动招生,另有多所筹建中的新大学已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
本科招生,三所大学拟今年启动
3月11日,《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函》公开,新设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突出理工和科技,着重开展制造业科技创新研究。学校坐落于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总面积约1006亩,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是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捐资100亿元创办的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目前,学校设立了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个学院。其中,教育部同意首批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普通本科专业。据学校官网信息,2025年将首次招收本科生。
空天信息大学(筹)是我国第一所以“空天信息”命名的高等院校,学校驻地在济南市章丘区,校园规划建设用地约1100亩,现有建筑14.3万平方米。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涵盖空天信息技术全领域、产业全链条,围绕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对地观测三大方向,特别在空天通信、深空探测等前沿性、交叉性技术领域,构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法艺协调发展、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
学校聚焦空天信息领域,着重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生和国际学生教育,先期筹建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集成电路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导航与物联网学院、光子学与光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和“通信、导航、遥感”等方面的11个本科专业。规划招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硕士研究生3000人、博士研究生2000人。
2023年起,空天信息大学(筹)在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学科领域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实现了从筹建之初就开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进展;2024年起,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等六个学科领域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2025年有望招收本科生。
去年11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示,将新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规划用地总规模约2300亩,永久校区(第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成。目前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将于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开工建设,两所高校已“在路上”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投用深圳海洋大学一期、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南科大半导体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一批新大学、新学院。
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推动深圳海洋大学规划建设,支持深圳海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23年5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其中提到,要探索多方位的人才培育及引进模式,构建“1+X+N”的多层次、梯度化的海洋高校教育体系。其中,“1”指海洋大学,组建本硕博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国际顶尖海洋大学,构建“强交叉、大综合”的新型特色学科体系,培养海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另据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消息,深圳海洋大学(一期)项目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片区,总投资60.53亿元,部分工程将于2026年竣工,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筹办大湾区大学,鼓励境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粤合作办学。大湾区大学(筹)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定位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重点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理学、金融等6个方向。学校按照“一校两区”开展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356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松山湖校区256亩,滨海湾校区2100亩,两校区共同承载“教育教学”“科教产融合”“国际合作”三大功能。
根据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官网消息,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底完工,滨海湾校区一期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成,预计能满足近万名学生的教学与科研等功能使用需求。学校开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远期办学规模将达到1000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规模比例预计达1∶1。
地方支持,获批立项差“临门一脚”
2024年12月杭州市委召开了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2025年杭州将重点推进11个方面的任务。其中,第三点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任务清单中明确提到推动筹办“钱塘大学”。目前,杭州方面并未公布筹办“钱塘大学”的细节。
2023年5月,应急管理部在官网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设立应急管理大学。根据公示,应急管理大学通过“合并设立”的方式建立,建校基础是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两所高等院校仅一墙之隔,同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
去年11月,广州航海学院发布消息,学校作为即将蝶变为广州交通大学的老校区,正式启动老校区改造项目。广州交通大学(筹)是广东省、广州市响应“交通强国”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新建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该校在广州航海学院黄埔校区基础上扩建,建成后将涵盖航海、民航、公路、铁路、邮电等与“交通”相关的学科专业,面向“海、陆、空、轨”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025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科创城内,拟占地约1578.47亩,总投资45亿元,2035年办学规模达35000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也位于科创城内,拟占地约1311.75亩,总投资48亿元,2035年办学规模34000人。
在海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5年教育领域的工作安排明确提到“推动海南警察学院获批”、“争取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海南洛桑旅游大学获批”等内容。2023年,海南省文昌市官宣建设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学校以航空航天为特色,从事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办学规模为10000人,总投资约24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2023年12月,海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3年申报新设立普通本科学校的公示》,申报新设立“海南警察学院”,办学地点在海口市。“海南警察学院”的设立,将结束海南无“警校”的历史。
(文中涉及的新建高校2025年是否招收本科生,最终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