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日前,安徽一位消费者在五芳斋粽子中吃出异物(受访者供图)
临近端午节,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的蜜枣粽产品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风波持续引发大众关注,其背后代加工方——号称“粽子第一股”的五芳斋(603237.SH)也现身说法。
5月12日晚间,五芳斋在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公开表示,公司关注到合作品牌方来伊份“蜜枣粽”产品的网络舆情,已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排查,将协同来伊份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检查。
据此前报道,来伊份联合创始人、总裁郁瑞芬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涉事的)这款粽子是在五芳斋生产的……目前我们的品控负责人、供应链负责人都在工厂中,工厂也非常重视,正在排查各个环节的问题。”
五芳斋方面披露,其相关生产基地于5月10日接到了“异物情况”反馈,并于当日向来伊份方面出具了“关于蜜枣粽吃出‘创可贴’异物说明函”。
涉事的五芳斋嘉兴基地方面表示,消费者在来伊份购买的涉事蜜枣粽(批次2025年04月02日),出现疑似“创可贴”的异物情况,从视频和图片中观察到,“创可贴”为较完整的折叠状态,且显示的创可贴为日常所见的普通家用式创可贴。
五芳斋称,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粽子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均设有质检员,并由专人对车间员工进行作业前检查,手部受伤员工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环节。其他非直接接触食品的车间员工如需使用创可贴,则由专人发放和回收含金属材质的专用蓝色创可贴(可有效识别),同时要求佩戴专用一次性手套后方可作业。
据悉,此次涉事粽子产品出产的五芳斋嘉兴基地工厂自2019年,就开始对易耗品进行规范管理,其中针对创可贴也已更换为蓝色金属材质,“此材质创可贴含有金属丝,如有掉落,可通过金属探测有效识别。”
“这已经不是五芳斋产的粽子第一次有异物了。”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购买的五芳斋肉粽中吃出了异物。4月18日,安徽合肥的孙女士晒出视频称,其购买的五芳斋蛋黄猪肉粽中吃出了蓝色块状异物,“筷子夹起来还挺硬,像是塑料,而且表面脏脏的,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售后。”
记者梳理发现,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五芳斋”为关键词的相关投诉就超4000余条。近半月以来,有关五芳斋的投诉也多围绕产品异物、发霉等食品安全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五芳斋,即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21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糯米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04年,五芳斋荣获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其粽子制作技艺更是于2011年被文化部收录进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五芳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粽子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5月13日,五芳斋开盘价20.60元,盘中最低下探至19.90元,振幅达5.23%,最终收盘价为20.8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