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6日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电话。
2021-05-26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6日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通电话。
2021-05-265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致贺信。
2021-05-261942年,日寇加紧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雪上加霜的是,边区又发生大旱,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
2021-05-2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2021-05-26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他们的党史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关乎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要求;学习效果是否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关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有效落实;能否主动将党史学习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2021-05-26第十一集《共和国摇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实践。
2021-05-26第十二集《无言的丰碑》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隐秘战线同敌人斗争的历史。
2021-05-26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分别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一天两次“电话外交”,习主席向世界传递哪些重要信息?央视网《联播+》为您梳理。
2021-05-25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2021-05-25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于挽救国家危亡而起,因挺立民族脊梁而兴。中国科学界,天生蕴藏着浓烈而深厚的爱国主义基因与情怀。
2021-05-25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
2021-05-25“国家有我,你们有我,请放心!”喊出这句铮铮誓言的,是一群00后新兵。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孩子,但穿上军装,他们就是守护我们的战士!
2021-05-25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设下的第二道封锁线,开始陆续通过湖南省汝城县。
2021-05-25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4日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
2021-05-24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南下,准备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行军路上,战士们又累又饿。面对忽然出现的红薯地,一些战士一拥而上,连泥带苗拔出红薯,吃了起来。毛泽东及时制止这种现象,并为此深感忧虑:这支部队究竟该如何与老百姓相处?
2021-05-24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历史总是要前进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以文明取代蒙昧、从隔绝到联通、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
2021-05-24“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
2021-05-24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2021-05-24总书记的一周(5月17日—5月23日)
2021-05-24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5月2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第九集。第九集《战斗在罗霄山上》讲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故事。
2021-05-24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5月2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第十集。第十集《从三湾到古田》展现了我们党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探索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历史。
2021-05-24昨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今天凌晨,@乌合麒麟 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缅怀袁隆平,画面下方用了袁隆平的原话,“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
2021-05-24“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2021-05-23这是一片神奇的高原,千山耸立,万水奔腾。这是一片浑厚的土地,沧海桑田,见证奇迹。雪域高原,生机勃勃,景美如画。
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