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在千年水乡种下太空探索“种子”

2020-11-27 15:47: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4日凌晨,一道金色弧线划破夜空。当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踏上奔月之旅时,青砖黛瓦石板巷的水乡乌镇正静静开着一扇通往浩瀚星辰的窗。

1977年,中国的吴方言被收录进一张金色唱片中,跟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探测器“旅行者1号”从地球出发,开启漫长的太空之旅。

43年后,江南水乡乌镇的孩子们用吴方言演唱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被制作成音频,搭乘长征六号遥三运载火箭驶入星辰大海。

这座江南古镇和太空的结缘不止于此。

去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期间,一座兼具航天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普体验的航天北斗应用中心落户乌镇。这是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与乌镇共同为千年水乡新添的“太空名片”。

“参观者可以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可以像在‘天宫’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一样亲手操作‘失重’的物理实验,可以零距离接触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航天北斗应用中心负责人徐杨说。

小朋友参观航天北斗应用中心。(受访者供图)

当记者在一片由互动投影技术构建的“月球表面”上踩了一脚时,“月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半个世纪前的脚印——1969年7月21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踩下的“人类一大步”。

“除了全面回顾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与重要成果,介绍航天科学、技术和应用原理,在这里还可以了解并体验人类波澜壮阔的太空探索历史。”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卫星导航事业部负责人贾沐说。

1979年出生的徐杨是一个“太空迷”。带领孩子们“仰望星空”是她最热爱的事业。

她最爱和孩子们讲述9张图的故事。这9张图是人类航天器离开地球后由近至远“回望家园”的照片。

“人类走得再远,心也离不开家乡。”徐杨说,航天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得以从更高、更远的地方看到家园的全貌。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句话出自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徐杨将其奉为圭臬。

在徐杨看来,现在的孩子们有太多的渠道获取关于航天的科普,而在这个被航天器环绕的深空氛围中,孩子们更能体会“敬畏”的情感,从而对未知和生命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出人类本能的探索欲望。

徐杨经常会问孩子们,外太空这么黑、这么冷,人类为何还要探索外太空呢?

“我们想找到外星生命”“我们要找另一个地方居住”……无论答案是什么,徐杨认为这都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

参观的小朋友在“虚拟太空实验室”体验太空物理实验。(受访者供图)

在体验馆,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虚拟太空实验室”。戴上VR头盔、伸出双手,就能像“太空教师”航天员王亚平一样操作弹簧、单摆、陀螺、水膜等太空物理实验,感受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运动特点。

“这些互动体验可以激发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徐杨说,虽然人类生命有限,但是宇宙是无限的,探索是无限的。

如今在乌镇,推开临水小楼的木窗,看着小桥流水,听着桨声欸乃,感受“互联网之光”照耀下的生活变化,还有一场与神奇太空的约会等待更多人赴约。

 

来源:新华社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