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十四五”将围绕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跨学科、跨领域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今后5-15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培育未来产业,全力争创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于洪文说,“十四五”期间,山东将着力强化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建设。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跨学科、跨领域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市场渗透融合,为今后5-15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培育未来产业。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以省“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确定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应用场景,组织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区域性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打通省内省外双循环的技术链条。
山东还将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氢能源等领域取得150项左右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创新产品。坚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加大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力度,构建完善应急科研项目攻关机制。
同时,山东“十四五”期间将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力争“十四五”末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省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左右。加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力度,力争“十四五”全省新增3-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零突破”。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5年培育计划,带动各市培育建设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以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海洋大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为载体,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落地。全力争创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于洪文说,“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大力引进全省重点产业急需、掌握“卡脖子”技术或填补山东学科空白的帅才型科学家和团队,采取“一事一议”量身打造扶持政策。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科技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在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设立一定比例的国际人才岗。探索建立外国留学生创新奖励制度和创业国民待遇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及遴选中,坚决破除“五唯”倾向,突出标志性成果评价。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在收益分配、成果转化、期权激励机制向领军人才倾斜。
“十四五”期间,山东还将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分别达到3万家和3.6万家左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补链、扩链、增链、强链”加快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推动高新区、自贸区、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各类科技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建设一批机制创新、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重大创新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片产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