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一张军属证,党恩永相传

2021-05-29 11:04:3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摄影记者 周里

“我13岁加入抗日宣传队,14岁正式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受父亲的影响,李焕祥小小年纪就投身到革命中,先后做过宣传员、电话员、掌旗员、通讯兵等,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立三等功。一张珍藏至今的军属证明,成为李焕祥这段经历的见证。离休后,李焕祥加入了关工委,每年到中小学给孩子们讲述战争故事,年近九旬一直坚持。他说,年轻一代要晓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继续砥砺前行。

 

 

李焕祥,山东滨州博兴县人,今年90岁

人物简介

李焕祥,山东滨州博兴县人,1931年7月出生,1945年5月入伍,194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月离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津南战役,在战斗中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惠民军分区被评为机关先进工作者,担任党代表,同时出席济南军区党代会,受到毛主席接见。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一张军属证明,李焕祥珍藏至今

1949年春节与战友们的合影,前排左一为李焕祥

一张军属证明

在李焕祥家中,珍藏着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于1951年9月20日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军属证上清晰地印着:“兹有李焕祥同志系1945年5月15日参军,现在本军任统计员职务,家居山东省蒲台县一区李官庄村。其家属得按人民政府优待条例及其家庭实际情况享受军属荣誉与优待。”此证右给李俊峰。落款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舒同、政治部副主任唐亮、张凯。证书中间印有“为人民服务”5个大红字。

当90岁的老人再次抚摸着这张军属证时,不由地泪流满面,打开了他尘封的记忆。“我的老家在山东蒲台县一区李官庄村(现为山东省滨州市滨南开发区李官庄村),那一年搞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从土坯房搬进高楼,我回老家清理祖辈遗物时,从旧书里清理出这张军属证,它躺在已经积满灰尘的旧书堆中,旧书已经散乱甚至发霉,只有这张军属证,崭新崭新的。证书上的李俊峰是我爷爷,因我父亲李树梅在外地任教,所以,此证发给了爷爷,一直在老家留存着。”这张整洁的军属证,一如李焕祥对军队、对党的记忆,从未蒙上过灰尘,一切都清晰如昨日。

“见到这张军属证时很激动,我参军在外政府对军人家属帮助很多,庄稼都由村公所按季派人代耕、代锄、代收,爷爷吃水也是村里派人担着送到家。过春节的时候,还专门到我家大门口上挂红灯笼、贴对联和光荣牌,给我爷爷戴上大红花。”李焕祥觉得很骄傲,它不仅是自己军旅生涯的见证,更凝聚了深重的党恩。“军属证留到今年已经70年了,很是珍贵,我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后代不忘历史。”

李焕祥曾获过的军功章

弃学从军

“父亲是小学老师,当了一辈子教员,以此为掩护给游击队八路军搜集、传送情报。”李焕祥说,自己入伍也是受父亲影响。

李焕祥的父亲李树梅自22岁起就在农村小学当老师,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党腐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的烧杀抢掠,李树梅强烈的正义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但当时苦于没有救国机会。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一位“书货郎”,销售书籍、笔墨等学习用品,空闲时,两人讨论时事,甚是投缘。很快,“书货郎”再次来到学校,因为下雨,希望借宿在学校,李树梅愉快应允。经过一夜长谈,李树梅意识到“书货郎”并非一般人,后来才知道自己接待的是蒲台县抗日政府派驻该地区的交通员,化名李青。从那以后,李焕祥经常看到李青留宿家中,“因为父亲为人耿直热情、爱国热情高,小学老师的身份既可做掩护又方便开展工作,再加上我家离日伪据点很近,我家就成为了地下共产党情报人员的联络点。”

父亲的爱国举动李焕祥都看在眼里,“敌人曾抓捕我祖父和父亲,严刑拷打但他们都坚持不松口,后来是被地下党营救出来的。”革命的种子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已经在李焕祥心里生了根。“1945年,父亲同我讲,希望我能参军入伍。或许是我自小便深受父亲爱党为国的影响,也或许是我那颗信念的种子随着我的成长已逐渐生根发芽,当时就读于抗日高小的我毫不犹豫地弃学从军,从此,我的生命便与党和军队紧紧相连。”

负伤立功

交谈中,李焕祥思维清晰耳朵也不背,看不出是一个经历战火九死一生的老兵。“当兵第一个月打蒲台城我印象最深。”1945年6月,正逢渤海军区发起蒲滨战役。蒲台城是日军黄河边的重要据点,李焕祥所在的渤海军分区部队配合主力部队主攻蒲台县城。当时入伍仅一个月的李焕祥加入战斗,“当时只有两个手榴弹,没有武器就去敌人手里夺枪。打了6个小时,攻破城北门进去手榴弹才用上。”激战了两天一夜,汉奸伪县长徐秉彝弃城而逃,第二天就在据点被活捉。“爸爸、爷爷曾被日伪军抓捕,在狱中受到刑训,被毒打致残。当时我就在处决现场,恨不得上前用刺刀刺他几刀。”说到处决汉奸徐秉彝时,李焕祥仍气愤不已。

70多年前战争中负伤,一块钢板一直在李焕祥身体里。“我是1948年津南战役负的伤,当时是电话员。”说到负伤的经历,李焕祥手扶座椅把手立起身子,神情激动。“那次国民党炮弹打到山上,结果没响,顺着山滚下来,眼看就滚到司令员身上了,我急中生智把他推开,接着打到我身上了,肋骨被打断,如果炮弹响了我就没命了。”负伤后在当地老百姓家中养伤,三个月后回到部队,那一年李焕祥还不满18岁。

李焕祥说,自己40多岁时医生曾主张将钢板拿出来,李焕祥没同意,“当时觉得行军打仗没影响,走百八十里地没问题,岁数大了才觉出来,只能坐高椅子起身都困难,如今已经90岁了,再做手术风险太大,还是让它在那里吧。”儿子给李焕祥买了轮椅,他坚持不坐,准备了小推车,出门时走上百十米就停下来歇一歇,“人上了懒脾气,坐上轮椅就不想走路了。”李焕祥觉得,作为曾经的军人,要有不服老的这股劲。

李老自己写了本书,没事的时候会常翻阅

光荣入党

1945年五一前后,李焕祥被推荐参加了中共蒲台县举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0月,他到渤海军区电话训练班学习架设电话线和维修电话机。

说起入党的经历,李焕祥仍印象深刻。“最开始我经过通信训练队电话训练班的学习,一直任电话员。1947年被调到垦利军分区下洼电话中站,那年夏天国民党飞机轰炸沾化县城,一颗炸弹落下,炸坏了我们的电台和收发报机,机要员也牺牲了。没办法,只能临时改为用电话收发密码,仅限于简单的作战命令和部队的调动。”这期间因工作积极学习努力,李焕祥经常受到上级领导表扬。”很快,李焕祥在当时的排长和指导员介绍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焕祥回忆,经党委批准,他于1948年1月成为候补党员(即今天的预备党员)。“我记得很清楚,我的入党地点是沾化县下洼镇,是晚上入的党。”1949年1月李焕祥按时转为正式党员。“那时候入党很光荣,加入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处处带头,打仗勇敢。”李焕祥说着,眼神充满自豪。

以参军为荣

说起家庭的影响,李焕祥反复念叨那张军属证。“在那个战争年代,国家大力动员参军参战、抗美援朝。我们家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就有七八个人参军参战,我的哥哥李焕文也在渡江战役时光荣牺牲了。”李焕祥回忆,大哥牺牲的消息传来,全家都很悲痛,“我和政治部民运干事把大哥的遗体护送回老家,路上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如今,李焕文被安葬在位于滨州市北的烈士陵园,烈士墓碑上“李焕文武装部长”7个大字庄严肃穆。

“我们家族以参军为荣,历来都是上一代鼓励下一代、下一代承继上一代去参军参战。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历来是我们的信仰。”说起自己的下一代,李焕祥颇感自豪,三个孩子先后参军,女婿和妹夫也当过兵。“光荣牌就发了一大堆”,李焕祥“调侃”道。回想起青春年少时,受到父亲的感染和祖国的感召,毅然参军入伍,李焕祥说这是他一生最正确也是最深刻的选择。

自传《平凡人生》

在李焕祥的床头,书本资料整齐排列着,里面有一份手写的“我对自传《平凡人生》的初步设想”。2016年底,这本自传完成,200多页的文字和图片,凝聚了老人毕生经历,“动荡时期,我历经了解放战争,参加过津南战役,在敌人的枪炮中护送伤员抢渡黄河;和平时期,我又投身党的建设事业,下连当兵,跟列兵同吃同住。”离休后,李焕祥很支持干休所关工委的工作,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学校讲红色故事,坚持了很多年。2015年,他所在的原济南军区联勤部第三干休所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最近,李焕祥开始学习党史,也爱看《井冈山》《红色摇篮》等影片,他说积累些材料还要写本关于学党史的书,希望把红色基因传递下去。“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了解党史就要学习党史,通过学习,晓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过去很艰苦,但现在很满足。”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