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汽车企业布局出行行业为何成为流行?

2021-06-30 09:57:5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姮 实习生 宋昊霖

近年来,传统车企布局出行行业成为了“流行”,在转型大潮的背后,或许是车企对自己销量阶段式下滑的担忧。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也已成为可以展望的未来,不少车企开始联合科技公司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希望以此在今后的出行市场“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车企布局出行行业成流行热潮

近年来,国内传统车企进军出行行业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各大知名车企纷纷将新赛道对准出行市场,以平台为基础,试水网约车业务。

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出行市场总额为3.6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万亿美元。而普华永道给出的预测显示,2030年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将达到5640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32%,市场前景巨大。

面对这样巨大的商业蓝海,“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几乎是近年来所有车企战略发布会都绕不开的一句话。

2015年5月,吉利汽车成立了出行平台曹操专车(后更名为曹操出行),随后于2018年1月完成了A轮10亿元融资。2018年6月,吉利与腾讯组建联合体,以43亿元高价入股高铁Wi-Fi运营公司,为旗下曹操出行平台引流。2018年10月,吉利又与戴姆勒以50∶50的股比合资成立网约车合资公司耀出行。

2018年7月,由一汽、东风、长安组成的车企“国家队”合资组建T3出行。8个月后,该项目又加入了腾讯、阿里、苏宁等互联网巨头,项目总投入高达97.6亿元,成为车企联合互联网公司的最大阵营。

2018年12月,上汽集团推出移动出行品牌“享道出行”,注册资本5.56亿元,计划提供“一站式、多程联订”的用车出行解决方案,且公开宣布运营车辆全部使用车龄3年以内的上汽旗下五星安全主流车型。

进入2019年,出行市场同样“热闹不减”,先是广汽集团联合腾讯等推出“如祺出行”,开展移动出行业务,投资总额逾10亿元。同年12月,东风汽车整合旗下分散的出行业务,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出行服务平台,推出了“东风出行”。

此外,外国汽车品牌也不甘示弱,2020年,滴滴出行和广汽丰田合资成立的丰桔出行举行了交车仪式,丰田在仪式上向丰桔出行交付了200辆雷凌双擎,后续又在宁波、苏州等四座城市陆续投放900辆,这也是丰田移动出行战略在中国市场落地的第一步。

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部分库存车辆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正在发生变化,部分车企出现销量负增长、库存积压、盈利能力阶段性下滑的情况。

针对这样的情况,车企将清理库存的一部分任务交给了自己旗下的出行平台,向平台持续投放自己生产的车辆,出行平台再通过运营车辆来增加营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数据,2019年的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88.8万辆,而2019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给真实消费者的累计销量只有十几万辆,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产品被投放至B端出行市场。

吉利汽车就曾向曹操出行大量投放自己的产品。据了解,吉利旗下的帝豪EV系列新能源汽车于2015年上市,截至2019年,总销量约为10万辆,但其中有4.2万辆被投放至曹操出行。

而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国家队”联手推出的T3出行,同样在缓解车企库存压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2018年T3出行正式起步时,就表示年底前将投放2万辆运营车辆,并计划三年内达到投放量30万辆,六年后超过百万辆。在2019年刚刚进入重庆时,T3出行投放了1000辆自营车辆,而到年底投放量达到了5000辆。

此外,在出行领域知名度颇高的神州专车,也曾于2019年投放大量宝沃汽车至神州的出行体系中,使得宝沃的年销量从2018年的32942辆上涨至54528辆,涨幅高达65.53%。

然而,这种商业模式的持续性较差,宝沃汽车的销量在2020年迎来了下跌,原因是整个神州出行体系对车辆的需求达到了饱和。据了解,宝沃在2020年5月的销量低至700辆,前五个月的总销量为4500辆,仅相当于2019年一个月的水平。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出行平台发展的早期确实对车辆的需求较大,但市场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进而出现车辆供大于求的局面,即便是车企自己的出行平台,也会因为单个平台对车辆的需求达到上限而不再进行大规模采购。

布局出行也是为了迎接自动驾驶时代

如今,迎接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已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战略布局,各大车企布局出行行业也是在为这一即将到来的局面做准备。汽车行业内也开始流行一种说法,在未来,私家车的需求会极大地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自动驾驶技术涵盖领域太广,巨大的工作量很难由单独一个企业承担。于是,传统车企纷纷联手互联网科技公司,将自身擅长的汽车制造工艺与互联网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试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2017年4月,长安汽车联合英特尔,共同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产业化。2019年6月,东风汽车与腾讯达成协议,计划共建“汽车产业互联网”新格局。外国车企同样不甘示弱,2019年,广汽丰田宣布加入百度推动的自动驾驶开发联盟“阿波罗计划”。

不过,较为引人注目的要属滴滴出行。据了解,2020年5月,滴滴宣布完成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美元融资,这是当时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单笔最高融资;同年6月,滴滴在上海地区正式面向普通市民推出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2021年4月,滴滴放出了旗下自动驾驶汽车5小时路测视频,展现了其狭窄路段超车、大型路口掉头等能力。

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滴滴在拥有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同时,也是知名度颇高的出行平台,不少传统车企看中了这一独特优势,纷纷联合滴滴布局出行行业,为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时代做足准备。

2020年6月,滴滴与北汽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专供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同年12月,滴滴宣布将与比亚迪共同打造定制版网约车,目标直指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2021年5月,滴滴与广汽埃安达成战略合作,计划联合开发一款可以在出行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

然而,自动驾驶领域真如汽车行业所展望的那样形势大好吗?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不同意见,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私家车的比例反而会变高。“如果买辆车送一个自动驾驶系统给客户,而每个月只需要几百块钱,那么买车的人其实会更多,因为车的个性化永远都是一种需求。”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 张蕾 实习生 王之煊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李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