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驻鲁和省市主要媒体“挺进深蓝”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6天时间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跟随主题采访团分别到潍坊、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滨州7市进行深入采访,以“第一视角”记录我省牢记嘱托、奋力开创海洋强省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实践。
鲁柽1号是乔木化的柽柳树种,具有高耐盐、耐贫瘠、耐旱等特性,而且高大、美观,生态价值、经济效益高
商报潍坊消息 “挺进深蓝”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来到拥有143公里海岸线、14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潍坊滨海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潍坊滨海区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75%的土地为盐碱地,属于重度盐碱区。但在滨海区“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了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柽柳组成的沿海“绿色屏障”。
据悉,我国有沙漠1.3亿公顷,盐碱地1亿公顷,其中20%的沙漠和85%的盐碱地可以用柽柳进行生态修复。柽柳新品种(盐松)栽培,效果稳定,成本低。“几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一刮风全是沙尘,非常荒凉。”滨海示范基地实施方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民告诉记者,2017年他们开始在滨海示范基地种植柽柳,目前项目总面积达3000亩,种植柽柳约70万株,土壤改良效果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技研发、耐盐碱植物种植、盐碱地园林绿化及市政工程施工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现有耐盐植物培育基地5000余亩。
“在重盐碱地上,种植柽柳三年,土壤含盐量就可以降到千分之三以下,甚至很多区域可以降到千分之二以下。土壤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时,大部分树种都能够成活,而在千分之二以下,就可种植小麦、玉米了。”郑爱民表示,利用柽柳构筑北方沿海防护林带,可形成生态安全屏障的“先锋林”,从根本上解决沿海地区生态绿化难题,修复近海生态系统,治盐压碱、改良土壤。
近年来,潍坊依托“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示范林,开创“柽柳+肉苁蓉”林下种植新模式,记者在柽柳树下看到,一棵棵肉苁蓉长势正旺。
“柽柳和肉苁蓉有着寄生关系,只要在距离柽柳60厘米远的地下播种肉苁蓉,一段时间后,寄生关系即可形成。”郑爱民表示,肉苁蓉的亩均产量在1000斤左右,鲜品亩产值可达1万元左右,深加工后亩产值可达3万元左右。通过提取精制柽柳有效成分,研发中药、美容护肤、消杀等高端产品,真正将“盐碱荒滩”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再成为“金山银山”。
郑爱民告诉记者,“柽柳+肉苁蓉”的模式除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拉动周边发展,也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屏障。“以前这里可以说是寸草不生,现在白鹭、狐狸、野鸡,甚至是貉都能看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见习记者 杜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