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域深度】基层社会治理的夏津探索

2020-10-30 09:57:1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县域是维护稳定、社会治理的最前沿、第一线,既“连天线”又“接地气”。近年来,德州市夏津县紧紧围绕“社会治理法治化、服务群众高效化、社会稳定常态化”的治理目标,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坚持法治服务、自治协同、德治教化“三治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夏津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县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夏津县开展孝善文化活动

打造智能服务平台提升法治服务精度

夏津县为树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理念,坚持普法宣传促良治。为此,夏津县坚持以数据融合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核心,打造智慧智能、实战实用的服务管理平台。研发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县域社会治理信息总平台,打造“一网六平台”模式,“一网”即夏津县社会服务网,“六平台”即“基础数据平台”“事件管理平台”“百姓点单平台”“乡呼县应平台”“12345热线平台”和“数据研判平台”,联通信息孤岛,打破数据烟囱,实现信息建档、事项办理、指挥调度、考核管理全流程信息化。

同时全力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团队一普法区域”的普法教育模式,将全县4家律师事务所和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组建为1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将全县506个自然村划分为11个片区,让群众不出门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使遇事找法深入人心。

此外,夏津县坚持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建设了德州市首家诉调对接联络站、山东省首家人大代表诉调对接联络站,推动民事案件分调裁审等改革,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实现了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源头。大力推进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信访问题清仓等行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2019年,全县到市以上越级上访起数、人次同比分别下降52.8%和58.5%,实现了非访零登记,5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自治协同打造纠纷多元调解格局

今年7月,夏津县双庙镇范楼社区的范某国和范某成因宅基地的问题发生纠纷,最终在该社区调解委员会“一体式公调对接”机制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纠纷化解。

范某国和范某成是前后邻居,范某国的宅基地是20多年前发放的,范某成的宅基地则是10多年前发放的,但范某成的宅基地一直闲置。今年范某成在修盖房屋时,范某国声称自己的房后还有2米的闲置地方,由于二人都没有宅基证,加之当时的老支书已经去世,没有可依据的材料,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发生了2次肢体纠纷,致使4个人面临治安处罚。

为了帮助二人解决问题,在双方没有可以依据的材料的情况下,村两委召开听证会,由村两委、老干部、老族长参加,对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依据村民自治条例,出具可行性的意见,形成书面意见书,最后将意见书交给公安部门,双方若再有争议,依法处理。“经过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双方终于心服口服,握手言和。”范楼村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杜海霞说。

“范楼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员由包括我在内的6人通过选举产生,并积极推行‘公调对接’和‘诉调对接’机制。”杜海霞介绍,“公调对接”调解范围为民间纠纷和治安案件,由她和范楼籍民警范士周组建“公调对接”工作室,社区民警范士周、村警务助理和村干部联合调解,实现关口前移,触角延伸。“诉调对接”是指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县法院、镇法庭在社区建立搭建“诉调对接”平台,需要到法院起诉的纠纷,能调解的尽量调解,尽力避免“赢了官司输了感情”。

为解决群众纠纷,双庙镇积极探索“1+20+X”人民调解。“1”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20”即20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X”为每村5-7名人民调解员。2018年成立双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辖的20个村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每村选举5-7名人民调解员。同时积极推行“公调对接”和“诉调对接”机制。

自2018年双庙镇开展人民调解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4件,其中,2018年化解纠纷248件,2019年化解纠纷167件,今年1—7月,化解纠纷9件,呈现直线下降趋势,社会效果良好。“近年来,双庙镇积极探索创新‘枫桥经验’的时代新内涵,围绕‘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多措并举、内外合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迅速开展。”双庙镇党委书记于洪国说。

双庙镇的做法正是夏津县基层自治模式的缩影。近年来,夏津县在城区探索实施了“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围绕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在城区设置了18个城市社区党委(党总支),65个网格党支部,建立完善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组织—楼院党小组”四级党组织体系。同时,各乡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涌现了像郑保屯镇“党支部+小巷议事会+小巷管家”的社会网格微治理模式。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围绕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道德文明等方面,全部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引导形成向上向善的氛围。

弘扬孝善文化引领社会新风

2019年9月28日,夏津县双庙镇双庙村74名80岁以上的老人齐聚一堂,披着长寿红围巾,吃着幸福的蛋糕,领着益和成点心,看着精彩的表演。这是双庙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重阳节文艺汇演的一幕。

近年来,双庙镇以孝善文化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倡导人人争做时代孝子良好风气,不断增强孝善文化的感染力。一是设立孝善基金,聚集基层德治正能量。村村设立孝善基金,每年举办孝善活动,邀请老人欢聚一堂,设置儿女为老人洗脸、梳头、敬茶环节,带领老人们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到县域内旅游景点、重点项目现场感受夏津县的巨大变化。二是开展孝善评选,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培树文明乡风民风,在村级设立“孝善红黑榜”,晒出老人子女在物质生活、精神慰藉上对老人的赡养情况。三是孝善文化引导村民自治,扩展民事民议新思路。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代表、红白理事会“总理”的作用,通过群众议定、集体奖惩、道德约束,把孝善行动落实到家庭。在村民自治组织的带领下,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不仅在双庙镇,夏津县为弘扬孝善文化,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妯娌”“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夏津好人之星”等各种评选活动。同时,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同创”行动为契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新时代文明百场演出,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倡树文明生活,引领社会新风。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吴绍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