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淄博市委关于制定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文化实力跃上新台阶”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十四五”时期文化强市建设实现文化实力跃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供给丰富多彩,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齐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齐文化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和研究交流中心,把齐文化打造成为超级文化IP。
淄川风光
文化赋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灵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茂松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全市文旅战线将担负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扩大齐文化国际影响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深化文化赋能,铸就新时代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聚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区域性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高地,建设文化强市作出积极贡献。迈入新发展阶段,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化文化赋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才能为打造区域性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高地、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扩大齐文化国际影响力,塑造超级文化IP
齐文化是淄博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聚焦塑造好“齐文化”这个超级文化IP,意义重大。
《建议》提出“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加强研究创新、阐发推广、传承保护,高水准策划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打造齐文化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和研究交流中心,把齐文化打造成为超级文化IP。”
“淄博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将继续挖掘好、发挥好齐文化资源优势,为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担当更大责任。”周茂松说,下一步将编制实施齐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开发建设规划,高水平规划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形成齐长城“一带三板块九组团”生态旅游带空间布局。高水平策划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为齐文化从淄博走向世界提供有形载体,让齐文化形成全球影响力。
《建议》提出“加强稷下学宫文化资源开发,创新提升齐文化节品牌,积极筹办‘中华文明·齐文化论坛’‘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加强齐国韶乐研究开发,推动齐文化国际传播,打造‘齐品、齐舞、齐点、齐读、齐乐’齐地文化品牌矩阵。”齐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毕雪峰表示,学术平台是扩大齐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径,发挥好“政府智库 学术平台”参谋助手作用,切实担当文化使命,筹办好“中华文明·齐文化论坛”“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中英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等高端论坛,进一步扩大齐文化的海内外影响力。
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淄博样板”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建议》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摆到重要位置。《建议》提出“坚持共建共享,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覆盖体系,丰富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志愿帮扶等多层次公共文化供给形式。鼓励本地戏曲、话剧、影音、文学创作。大力开展全民阅读和读书推广活动,构建‘一区县一书城、一镇街一书吧、一村居一书屋’15分钟阅读文化圈,打造书香淄博。”
记者在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共建设“5+N”模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300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高质量文化产品。2020年,在“5+N”模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础上增加“十个一”的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打造基层公共服务的“淄博样板”。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先后建成开放紫园、万科、红莲湖等12家城市书房。
大力推动文艺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建议》提出“鼓励本地戏曲、话剧、影音、文学创作。”“十三五”期间淄博市艺术创作取得长足发展,舞剧《齐风·甫田》、新编历史题材京剧《手镜》分别获山东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现实题材五音戏《源泉》入选第十一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新编脱贫攻坚题材五音戏《风起东郝峪》入选“2020年全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项目”。“今后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推动艺术创作和展演繁荣,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和展演活动,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推进高层次演出和艺术进景区工作,努力推出更多代表淄博文化形象的文艺精品,形成文艺创作生产的‘高峰’”。周茂松说。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淄博市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全市旅游休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75亿元。2020年,淄博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记者在淄博市文产办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淄博市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14家,周村古商城入选中国文化产业园区100强,世纪天鸿、鸿杰印务、卓创资讯、英科环保、振华玻璃、昆仑瓷器等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
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新型业态成长至关重要。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于双胜对记者说,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孵化器培育提升工程,围绕数字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短视频等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形成产业链互补协同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打造国际化研学游目的地城市,很重要的就是挖掘陶瓷琉璃、丝绸纺织、红色记忆等地方文化。“市文旅公司针对地域特色推出‘三区三园三线’重点项目,即红叶柿岩文旅休闲度假区、鲁山旅游风景区、蒲松龄故居景区,铁路文化主题园区、‘海岱传齐’文创园、高青慢城传奇亲子休闲乐园,精品研学体验线路、7053淄博号火车畅游齐鲁线路、高品质近郊游线路,着力打造文旅新业态。”市文化旅游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栋贤说。
“一业兴,百业旺”。《建议》提出“抓好旅游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端酒店、民宿酒店;开展‘快旅慢游’强基工程,完善‘一部手机游淄博’功能,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周茂松说,旅游业与众多行业相关联,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关联带动作用。下一步,将按照全域公园城市标准,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推动全域文明提升,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加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道路互通互联建设,增强进出淄博和旅游景区的道路可进入性。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淄博文旅云”,大力推进数字化文旅体系建设,持续提高游客畅游品质。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吴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