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域周刊】威海:“碳”索海洋经济新思路

2021-05-14 08:25: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月24日,威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着力做好“减”和“固”的文章,坚决完成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转型;4月14日,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印发,提出到2025年底,蓝碳经济将在威海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4月19日,国内蓝碳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在威海南海新区设立的院士工作站完成备案公示……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碳汇也称为“蓝碳”。威海市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是国内开展蓝碳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有条件在发展蓝碳经济、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实现率先突破。随着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的加快推进,蓝碳将成为威海市迈向碳中和的一张优势牌、特色牌和国际牌。

深“固”蓝碳

优厚基础释放“国际效应”

4月9日一早,刚从北京返威的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威海市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赵明波,便把研究员们叫到一起,和大家分享了两件喜事。

第一件喜事,是赴京“问路”碳达峰碳中和的收获,他兴奋地说:“专家们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蓝碳经济,威海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进行先行先试。”

第二件喜事,则是这天早上研究人员在南海新区的盐沼地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枸杞,这让他们耐盐植物的培育品种库有望再添一员。

两件喜事,一是蓝碳经济发展路径上的方向愈发明确,一是盐沼地里发现了新的原生物种,二“喜”之间有什么关联?赵明波介绍,“蓝碳”指的是近岸、河口、浅海、深海生态系统中可保持的碳,而多样化耐盐植物的培育,对提升海滨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南海新区海岸线长达85公里,拥有海藻、牡蛎养殖、海草床和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等特色优势资源。赵明波的团队7年前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种草”,从最初的碱蓬,到后来的柽柳、藜麦、狗牙根、月见草等,选育的20多个品种在含盐量高达15‰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致力于蓝碳研究的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也像碱蓬一样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据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拥有近海海洋生物近800种,拥有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威海市前后实施50个海洋生态整治项目,修复受损海岸线超过100公里、沙滩100万平方米、湿地1.2万多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不只提升滨海系统碳汇能力,威海市还不断扩大海洋碳汇量,目前全市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处、省级海洋牧场项目34处,海洋牧场规模达到120多万亩。

得天独厚的蓝碳经济发展条件,多次吸引世界目光聚焦“威海蓝碳”。3年前的2018“蓝碳倡议”国际会议上,保护国际基金会海洋与气候项目高级总监兼国际蓝碳科学工作组联合主席艾米丽·皮金说,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在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此后,2019、2020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以及2020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年会等活动在威海市先后举办,围绕海洋碳汇标准制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进行交流合作,形成了全球海洋碳汇策源地效应,也释放出蓝碳研究的国际化“示范效应”。

碳汇高地打造先行样板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世界性课题,科技创新才是“碳”索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在威海,科技正“赋能”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威海市以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为抓手,加速推动海洋碳汇实现产业化、资本化。

作为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海新区的蓝色碳谷是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以蓝色碳谷为核心,威海市将建设海洋经济先导区,主要发展海洋碳汇、现代种业等,打造海洋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海岸生态系统虽然面积不到海床的0.5%,其碳储量却达到海洋碳储量的50%以上。很难想象,在南海新区小观镇东浪暖这个小村庄里,正上演着一场“南红北移”的“蓝碳”之变。

村里原先废弃的养殖车间上,建起了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2020年秋天,焦念志院士指导研究人员栽下的50多株秋茄(红树林树木之一)如今枝叶繁茂。不久后,这些秋茄将被移植到香水河下游的海岸带蓝碳科研与实践基地进行野外培育。培育成功后,“南红北移”将迈出一大步。

2014年因一封推介邮件认识威海后,焦念志院士便被威海市具有代表性的滨海湿地系统所吸引。2020年,他更是将自己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威海市。院士工作站将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加速在海洋科技研发、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只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威海市还搭建了唐启升院士工作站、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荣成综合试验站、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楮岛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海洋生物碳汇研发基地等科研平台,成立了山东省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集聚了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流团队,成为国内蓝碳研究团队最多的地区。

威海市科研力量也发力蓝碳发展,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和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实施了浅海贝藻标准化碳汇扩增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等项目,开发出柽柳汽水、碱蓬籽食用油等蓝碳衍生产品,海藻养殖碳汇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同时,威海市还与清华大学等合作建立了海带碳汇计量方法,完成全国首个“蓝碳”方法学——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编撰工作,正在同步申请国内第一个蓝碳行业团体标准。

“壮大蓝色低碳产业动能、构建蓝色新经济体系、发挥蓝色碳汇价值和潜力,打造碳中和先行样板区。”南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还计划打造国际海洋生态大厦,将其打造成综合蓝碳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系统观念

“冷思考”绘制“线路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即便在某些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也鲜有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作为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市,威海有责任依托深厚的蓝碳基础,在全省先行先试,打造蓝色碳汇的绿色发展“样板”,既为推动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案,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坚持系统观念尤为重要,威海用“冷思考”绘制出“线路图”,印发了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底,蓝碳经济将在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

这份蓝碳经济发展的“线路图”包含5大类20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打造研究高地,抢占蓝碳经济的制高点;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示范基地和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园区;构建海洋生态种业创新中心、海洋负排放研究创新中心和海洋碳汇交易创新中心;实施海洋增汇行动、海洋节能减排行动、蓝碳示范企业培育行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国际合作交流行动;发展壮大绿色水产养殖业、海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产业、海洋监测探测装备产业、海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海洋生态新材料产业和海洋生态服务业。

“威海市将做好减排和固碳两篇文章,加快摸清底数,科学研判,出台威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威海市发展改革委能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威海市2021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功获批,项目包括朝阳港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和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两个子项目,共计修复砂质岸线10.91公里,海堤生态化改造13.52公里,植被防护带修复13.52公里,盐沼修复525亩。

减排方面,威海市将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全面低碳转型,推动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突破工程,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同时,加快优化能源结构,结合减排、煤炭压减等工作,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推进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新能源开发应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