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成都一小区电梯内发生电动车燃烧火情,事故导致电梯内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包括一名仅有5个月大的婴儿。该事件一出,电动车楼内充电致安全隐患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居民呼吁建立电动车充电桩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事实上,如今配备充电桩的小区真的能完全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的难题吗?
逸俊园部分充电桩未安装遮阳棚,居民担心雨天充电不安全
近日,记者现场探访济南多个小区发现,现今不少小区都配备了不同数量的电动车充电桩,但这些充电桩的使用却“冷热不均”,有的小区“有桩不用”成电动车专属停车场,有的小区充电桩则难以满足小区居民需要。关于电动车楼道充电的危害,记者调查获悉,不少居民表示十分清楚利害,之所以选择在楼内充电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有自己的“难处”和“担忧”。“如果小区配备的充电桩能更完善、更人性化一些,谁又会愿意冒着风险推车回家充电呢?”居民胡先生说。
“飞线”充电成习惯
车棚狭小“难”停车
在济南,电动车是不少家庭不能缺少的出行工具,然而面临最现实的难题就是充电。近日,记者现场探访济南多个小区发现,电动车充电难题依旧存在,各种充电“乱象”频繁出现。对于部分济南市民而言,“飞线”充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在他们的眼里,这种充电方式甚至更安全。
棋盘街小区属于面积较大的老旧小区,居民多为租户且人员流量大,“没有谁在意小区是否安装充电桩,像我都是把车放在单位充电。”据小区租户马女士介绍,棋盘街小区唯一可以充电的地方是附近的一处车棚。记者留意到,该车棚仅有十多个充电桩,车棚狭小且拥挤,电动车很难停放在内。由于缺少位置充电,不少居民迫于压力,不得已选择了“飞线”充电。
在历下区东舍坊东居小区内,记者发现,“飞线”充电似乎已经成为该小区居民的生活常态。一栋楼上横七竖八落下五颜六色的电线,在末端接一个插排,这就是居民口中的“自制充电器”。“每天电线自然下垂不通电,待需要给电动车充电时再通电。”东舍坊东居小区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曾在屋里给电动车充过电,后看到有人将电线放下来充电,他也学着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式充电很方便,不仅充得快还省钱。”李大爷认为,拉线充电比较安全,并且长此以往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平时电线放在外面互不影响,有需要就通电,没需要就断电,这种充电方法使用好多年了。”李大爷说。
不少小区充电桩使用率较低,充电区域变停车场
租客成群车增多
邻里推车上楼“难”劝解
对于部分电动车车主而言,长时间使用“飞线”充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对于那些无电动车的居民而言,他们则是纠结万分,既担心电动车楼内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又碍于情面不愿劝解上楼充电的车主们。家住逸俊园1区的缪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小区虽然新建有充电桩,但是仍存在推车上楼现象。
“小区楼栋内客梯很小,尤其上下班高峰时,电梯内放置一辆电动车,剩余空间仅可容纳三到四人,很影响住户上下楼的电梯使用。”据缪女士介绍,在小区未建设充电桩前,小区里有电动车的租客和住户多是将电动车推到楼上充电,长此以往,小区居民担心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就此事投诉到物业,之后物业尊重民意安装了充电桩。
缪女士告诉记者,自小区安装充电桩后,仍然有推车上楼充电的现象发生,而这多是些租客所为。“小区内不少房源属于群租房,有些是饭店给服务员提供的员工宿舍,一户住好几个人。”缪女士表示,随着租户越来越多,相应的电动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租户们为了省钱和方便,多半选择将电动车推上楼充电,很少使用充电桩。”缪女士表示,小区租客流动性较大,很难逐一劝解他们使用充电桩充电。除租客外,偶尔也会在本单元遇到邻居推电动车上楼,“担心闹僵邻里关系,碍于情面不好开口提醒。”
宿舍区内停放电动车
“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充电桩使用冷热不均
关于电动车充电问题,居民呼声最高的就是建设充电桩。记者探访了解到,济南目前不少小区都已有充电桩,但是这些充电桩使用却呈现分化状态,有的小区有充电桩却不用,有的小区充电桩供应量较少,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东舍坊东居小区属于新建小区回迁房,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新建有充电桩,但数量不多,个别充电桩有损坏情况。
“我们小区西边有充电桩,但是很少。”东舍坊东居小区高层住户王大爷指出充电桩的方向,记者顺路看去,发现西侧车棚里有不到20个充电桩。车棚附近散乱地停放着不少电动车,其中仅有两辆在使用充电桩充电。绕着小区走了一圈,记者发现6号楼楼边有10个充电桩,这些充电桩设置在围墙上,未修建车棚遮蔽,也未有人使用。充电桩所在位置空间狭窄,旁边停有汽车,堆放着树枝等杂物,进出很不方便。此外,在该小区门口附近也有十几个充电桩,但大多位置被电动车占据,真正使用充电桩充电的车辆寥寥无几。
“充电桩周边停放比较混乱,我现在只能在储藏室充电。”王大爷边给电动车充电边告诉记者,整个小区的充电桩,实际上毫无用武之地。“我有储藏室,相对而言充电还比较方便。”王大爷告诉记者,小区充电桩数量较少,并且四散分布,充电来回需走好几百米,实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大多数居民仍是推车上楼充电。
除东舍坊东居小区出现有桩不用现象外,逸俊园1区充电桩则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据该小区居民罗女士介绍,经常晚上九点左右下楼充电的时候已经没有位置,小区有车棚的充电桩基本每时每刻都处于“满员”状态。“白天带车棚的充电桩基本成为了电动车的停车位,到了晚上这些车主还不愿意将车挪走,这就严重影响充电桩的使用效率。”罗女士说。
家住历城区某小区的李先生(化名)则告诉记者,他所在小区充电桩急缺,尤其下班后,更是使用充电桩的高峰期,“有时候一个人充,后头四五个人等着。”
东舍坊东居小区充电桩裸露在外,附近杂物成堆
无遮挡雨天充电“难”
要充电桩更要车棚
探访中记者发现,事实上济南不少居民都愿意接纳充电桩的存在,并且乐于使用。绝大多数居民表示,他们之所以放弃使用充电桩,是因为存有一定的顾虑,并且在使用充电桩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难题。
“能用一个安全的方式给电动车充电,谁又会冒险选择居家充电呢?”家住逸俊园1区的方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小区建设充电桩完成后,他现在一直都在有车棚的充电桩充电。“看了之前电动车电梯内起火的视频,我感到非常痛心。”方先生表示,自充电桩安装完成后,小区推车上楼居民明显减少,但是仍然存在,其中部分居民表示对使用充电桩存在一些顾虑。
“主要担心露天的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像我现在充电一般都放在车棚内。”据方先生介绍,小区露天的充电桩建在消防通道上,影响晚上居民散步及日常通行,少有人会使用它。“尤其到夏季雨水过多,插座若进水,后果不堪设想。”方先生表示,小区内经常会有小孩玩闹,充电桩没有保护设施,也有可能导致小孩误触插座造成危险。“即使充电桩防水性能做得比较好,电动车充电器也不具有防水功能,一场大雨下来,充电器也就坏了。”方先生认为,目前小区缺的不是充电桩,而是车棚,“很多居民晚上回来车棚满了,碰上下雨天又怕电动车被雨淋,只能找位置停,这使得小区电动车停放越来越乱。”
记者留意到,棋盘街小区内一处充电桩也存有上述相同的现象。该处公用智能支付充电桩上有六根充电线,没有车棚,较为简陋。周边居民表示,这种没有车棚的充电桩他们基本都是当做停车位使用,偶尔会充电应急。
智能设备老人“难”用
多数居民赞成安充电桩
除了缺少车棚令居民有所担忧,一些先进的智能充电桩则难倒了一批老人。“充电桩的智能支付对于老年人来说相当不方便,像我妈这样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到现在还不会使用。”家住历城区某小区的居民李女士表示,自家老人压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门买菜都是携带现金,使用智能充电桩简直是为难他们。“李女士认为,若小区建设的充电桩同时具备智能支付和现金支付两种花方式,他会教老人如何使用。
“我都已经70多岁了,根本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家住燕山小区的孙大爷告诉记者,充电桩充电位置狭小难进入,不如拉线充电方便,“有次家人帮我使用充电桩充电,第二天早上发现充电器被拔了。”孙大爷表示,拉线充电一次能省不少钱,既方便又可以保证电能充满,“充电桩又麻烦又难操作,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整个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即便居民在使用充电桩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对充电桩的使用存有各种顾虑,但是当记者问及小区内是否需要安装充电桩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居民都表示赞同,并且强烈支持安装充电桩。“如果安装了充电桩,我肯定会用,拉线充电又麻烦又不安全。”历下区一小区居民苏先生对最近频繁发生的电动车电梯爆炸和楼道燃烧事件十分关注,“挺害怕也挺担心,安装充电桩是好事,只是目前现有的充电桩确实存在着太多问题。”
棋盘街小区高空“飞线”充电乱象
物业行动成效弱
居民“盼”充电更完善
记者了解到,对于充电桩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济南不少物业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家住逸俊园1区的缪女士告诉记者,针对电动车上楼现象,物业经常到门厅里贴“禁止停电动车”的告示,有时甚至派人将违停的电动车从门厅里推出来,但是没过几天,就又恢复成原样。“物业态度挺好,但是作用不大,电动车停在门厅和上楼充电的现象一直存在。”缪女士说。
据逸俊园1区的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业主停电动车的需求,小区已经在2019年、2020年各建了一部分充电桩,目前小区共有4个带车棚的充电桩和6个不带车棚的充电桩。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使装了充电桩,不少之前习惯推电动车上楼充电的住户还是会把车推到楼上。“业主通过微信群向我们举报这种行为,我们也只能在群里发消息劝告,没办法采取强制措施。”该工作人员说。
面对充电桩供不应求且质量较差的问题,历城区一小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与菏泽一厂家采购了有关设施,大概在两个月内可以提高小区内充电桩数量。“每个季度我们都会安排人员进行检查,更换损坏插座。”该物业经理称,不仅如此,为方便老年人使用充电桩,该小区内也将使用“办卡充电”替代智能支付。针对推车上楼、提电瓶上楼等乱象,该物业经理表示,“我们公司有关注这些,正准备安装报警器,但是报警器只能报警电动车,拎电瓶上楼现象依旧没办法解决。”
实际上,正如居民方先生说的那样,“能用一个安全的方式给电动车充电,谁又会冒险选择居家充电呢?”居民之所以把电动车推上楼,正是由于使用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难题。业内人士认为,电动车火灾防范和治理若需切实有效的推进,还须“疏堵”相结合,一方面,物业做好严格防范措施;另一方面,配建充电设施更为人性化,居民能够在楼下充分实现电动车停放自由和充电自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电动车上楼现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实习生 韩瑜 公越 黄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