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文旅周刊】高爱国: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

2021-06-17 10:00: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物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物活化保护利用的当下,创新形式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是业内人士面临的共同课题。位于济宁市任城区的长沟镇是运河重镇,境内亦不乏众多传说故事与珍贵文物。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人文底蕴让在基层文化战线工作了16年的长沟镇文化站站长高爱国萌生了记录与传承的想法。挖掘乡村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奔走在文物保护的春天里,他用脚步丈量乡土人文,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

通过走访挖掘乡村记忆

发动群众,共同保管文物

“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 诗人李白笔下的任城区是一个文化大镇、千年古镇,城子崖遗址、张山汉墓群等18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分布其中,明清大运河遗址绵延4公里,贯穿全镇。基于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乾隆皇帝一生11次出巡,驻跸长沟就有6次。全镇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地都是文化遗址、遗迹和遗存。为了保护好这些文物,我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帮助保管好这些宝贝。”高爱国回忆,2008年夏天,几个陌生人在长沟镇回林村看到大王庙碑,想要买下石碑。“我得到信息后,立即赶到现场交代村民们‘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你们就打电话报警,这些石碑都是国家文物,更是咱的宝贝’。”在高爱国的带动下,长沟镇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与配合。2014年起,区里统一为长沟镇聘了18名文保员,配发专项经费,自此镇上便有了专门的文保队伍。“王山村有一处古墓,被盗墓贼盯上了,在准备盗掘的时候,被文保员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并制止,古墓得以完好保存。”高爱国说。

定位准确,保护才能有的放矢。今年,镇上的文保点得以测绘定位,设立了界桩,制作了文物地图,在地图上把所有文物点都标出来,并及时与国土、规划部门对接使用,我镇57处文保点都有了准确位置信息,规划建设中也能更好地保护文物。

采访成书,留住乡村记忆

自2004年进入长沟镇文化站工作以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便成为了他的工作内容。本就喜欢文化的他在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了当地的运河故事、文化故事和历史传说,以期能够作为当地文化的补充与记录。“我镇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我感觉到无比的自信和自豪,为长沟的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可查阅的资料成了我的初心。”高爱国说。

基于此,高爱国开始遍访镇上各个村庄,通过与村民交谈采访搜集资料,挖掘当地的历史记忆。多年来的采访过程中,有些发现让他印象深刻。“2010年秋,我在天宝寺村走访时发现了一块刻有‘陈推’二字以及齿轮、镰刀、斧头图案的石碑,激发了我的好奇心。”高爱国回忆,自己通过向村里的老人们了解村庄历史,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天宝寺村是早期的革命圣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早的党支部之一。“我深知这块碑刻历史意义重大,就把它妥善地保护了起来。”

近年来,从事文物保护、资料整理的高爱国又多了一项工作:整理辖区内的文化和文物资料,以便进一步汇编成册。为此,高爱国按照“拉网式走访、抢救性挖掘、系统性整理”的工作要求,采取“老人座谈、个别采访、现场查看”的方式,顶严寒,冒酷暑,骑着电动车、自行车,到村里去实地采访并笔录,对各村的历史沿革、宗族谱牒、仁孝义举、历史故事、运河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搜集。

采访中,高爱国掌握了全镇第一手人文历史文化资料,发现了闫吕庄、小朱庄、小长沟、薛堂村等一些遗失的古村落遗址。“长沟的历史由此可追溯到7000年前,在城子崖、张山洼一带处于细石器文化和北辛文化繁荣时期;在党庄、天宝寺村一带大汶口文化和商周文化繁荣;城子崖村和回林村等地是龙山文化繁盛地。”高爱国说。

为对这些深厚的乡村记忆进行留存,近年来,高爱国还通过编著成书的形式予以记录。2018年8月,其主编的《谈古论今话长沟》出版发行。之后,他又着手开展“乡村记忆工程”系列丛书的编著工作,出版印刷了《天宝寺村漫谈》《长沟村史话》两本书籍。

高爱国介绍,目前,自己正准备出版《运河古镇——长沟坊间故事》一书。“这部书从神话故事、运河轶事、村名由来、民间拾趣、鲁酒飘香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长沟人古往今来的智慧和高尚道德风貌,并将为长沟今后的文化旅游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听点。”

展示利用,打造旅游地标

保护+利用,是推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也渐趋多元,与旅游、文展馆的结合成为业内探索的新方向。

根据高爱国前期搜集整理的资料,2017年,长沟镇建了100多亩的龙山文化公园,800多平方米的长沟历史文化展示馆,图文并茂地全面展现了长沟的古今历史风貌。高爱国介绍,如今,展示馆已经成为一处文化旅游景点,亦是美丽乡村的亮点。

对于运河重镇长沟而言,运河文化是其靓丽的底色,也是绘就文旅融合画卷的着力点。“运河古镇长沟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细石器时代。这既是长沟镇乡村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长沟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如何把长沟历史文化产业化、发展好文化旅游业,是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高爱国说。

除了听点,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多元看点也是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的一大探索。具有“大长沟、二济宁”之说的长沟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厚重,根据口口相传以及史料记载,高爱国在前人圣贤明哲遗留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八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并命名为“长沟古八景”。“这八景分别是获麟晚渡、庙覆黑风、蜀湖渔歌、玉皇朝晖、万人茶韵、琉璃钟声、天宝禅音、银杏秋色,让人们梦回昔日的壮丽景观,唤起人们对往昔长沟先人的美好记忆。”高爱国说。

近两年,结合运河文化,高爱国建议镇里积极打造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开辟从南四湖到长沟的航运旅游线路。“希望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展示利用的方式,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高爱国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