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域周刊】青岛李沧区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地

2021-07-16 12:14:1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正在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时下,深度融入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的李沧区,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0年,李沧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达到19.4亿元。

作为李沧区内主打数字经济园区的青岛-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和国际特别创新区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正式运营,这两个园区实现了运营第二年和运营当年即税收过亿元的成绩。

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打造的百万平方米数字经济产业平台中,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一期青岛-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和10万平方米的二期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已投入运营,三期信联天地2021年亦将投入使用。这进一步坚定了李沧区构建数字产业优势、发力数字经济的信心和底气。

青岛-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

抢跑“数字”赛道

围绕“车”这个领域全方位关联,位于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的中瑞集团成为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实时在线车联网终端设备超过900万个,实时在线车辆超过600万辆,其服务范围包括金融保险、生产流通、监管和运营四个领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供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为汽车进行全方位赋能。

以企业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开发的青岛市智慧城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为例,负责人阐释了如何用数字为车赋能。“我们研发了软件与车载终端信号配套,实现五千多辆渣土车实时监控,车辆精准定位、人车身份识别、驾驶行为分析、驾驶安全辅助预警、车厢密闭识别等应用,新型智能车辆违规及事故率大幅下降。”

这家企业迅速成为车联网领域头部企业。自2015年以来,集团业务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集团员工近5000人,其中青岛为软件研发和职能总部,研发员工规模超900人。

离中瑞集团不远,是一家围绕“衣服”做文章的企业——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提供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打造洗、护、存、搭、购、收的衣联生态模式。企业公共事务负责人潘伟说:“由于模式明晰、技术跟得上,在衣联网赛道上,我们企业实现领跑。2017年成立开启创业之路,两年后公司营业收入便突破亿元,达到1.6亿元。目前公司已与全国50家服装家纺品牌、超过500家门店合作,助力传统服装家纺行业数字化转型。”

立足数字化发展,位于李沧区的顺丰同城在疫情防控期间业务大涨。“我们不断提升软件效率,对取送服务和匹配配送员方面都进行了算法优化,并且在帮送、帮取等基础服务上,开发了帮排队会签等服务,把同城服务开发做到最优。”企业负责人王强说,同城业务是空间最大的板块,疫情防控更是激发他们催生出多种业务。

做优数字经济园区

五年前,处于转型期的李沧要淘汰一批旧产能,实现区域“腾笼换鸟”,李沧区委、区政府发挥院士人才集聚优势,搭建发展平台,发展数字经济的观念由此而生。之后,随着青岛-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和国际特别创新区的启用,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专业人才集聚于此,亦成为这片土地最具活力的因子。

要让这些人才牢固扎根于这片土地,就要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养分”。对于数字企业的成长,李沧区通过做优园区和服务来实现。

在青岛-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共建方亚马逊为入驻企业提供10万元的亚马逊免费云资源,并定期开展亚马逊技术培训。“我们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弹性服务,包括数据中心、电力、存储等软硬件设施,帮助企业降低IT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推动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园区运营方、贝壳菁汇国际加速器负责人张永胜介绍,现在,所有入驻企业均开通了亚马逊账户,园区每年培训上千人次,为李沧区数字经济产业奠定人才基础。

“长年入驻率92%”是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一项“特别”之处。区别于大部分园区将“百分百入驻”作为成绩和亮点,国际特别创新区坚持8%的空置率,其目的在于当园区内企业有扩大需求时,能第一时间为其提供空间。园区创新生态部负责人宋思斌说,作为“加速器”,园区尽最大力量为入驻企业发展壮大“加速”。为此,引入了微软加速器精创营项目,通过为创业生态圈提供微软全球的导师、技术、资本、销售资源等,实现企业的加速。同时,设立安创ARM技术创新实验室,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交互、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VR/AR方向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研发环境和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综合服务平台,对园区企业陆续开放实验室使用。

在此基础上,政府的助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李沧区引导园区运营方调整企业结构,对入驻企业免房租和物业费,提供工商注册、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绿色通道”和帮办代办服务,扩大数字经济企业占比。

“优越的园区服务是吸引我们扎根李沧的原因。不同于我们租驻一个写字楼,只是满足空间需求。在园区里我们可以享受到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专业化免费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能和园区内的企业联系进而合作,扩大我们的业务。”王强说。

现在,园区一期二期累计孵化企业1898家,高新企业43家,规上企业55家。2020年共实现税收2.1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税收7927万元。一期二期获评2020年度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拓宽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时下,数字青岛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此作为青岛打造更高水平智慧城市的抓手。

这其中,“智慧生活”是大众关注度最高的板块,也是最直观的“数字赋能”。

“我们的想法是,智慧城市要围绕产业做。以民生服务为根本,以产业经济转型为核心,以城市现代化治理为抓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统筹建设,突破信息孤岛、应用孤立、运营模式单一这三大瓶颈。”李沧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人说,李沧区正在探讨国有公司和专业运营公司进行社会资源整合,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李沧区城市云脑结合智慧社区、智慧街区打造一体化平台进行统一建设,联合各相关部门将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安防建设进行整体推进。

由此,将较好解决“公共区域”的问题——这不但包括生活空间上企业鲜少涉及的公共领域,还包括打通数字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区域。如今,李沧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正在着手基础数据库建设,已经开展对人口、企业、地理信息等应用数据的汇集、治理,进行视频资源社会化汇集接近3000路,同时李沧区74个小区已经完成智慧前端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大智慧社区建设推进范围。

“我们将通过统一标准并建立运行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平台,在平台发布并匹配智慧生活需求,从而推动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发展。”负责人介绍。

预计2025年,李沧区数字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迅速成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大于1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收达到50亿元,全力建设成为青岛市数字经济企业和人才集聚地,为李沧区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实施提供强力支撑。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