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成长周刊】槐荫助推校际德育品牌“百花齐放”

2021-11-18 09:11:1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工作主线,突出工作创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实施了德育序列化工程,鼓励学校提炼“德育品牌”,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推动校际德育品牌“百花齐放”。涌现出了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槐荫区恒新小学、御景城小学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品牌,让传统文化、生态教育、品德教育等浸润学生心灵,提升综合素养。

 

恒新小学创设“恒美小镇”德育品牌

推动校际德育品牌“百花齐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西兴“龙头”,这些年,槐荫区以“爱与尊重的教育”为核心,实施德育“整体构建、重点提升”行动,以德育序列化建设工作为品牌,推进“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打造德育改革特色学校,中小学校际德育品牌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2008年,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率先开始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校长董庆锋把京剧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探索。一年后,学校成为济南市京剧进校园的首批试点学校。学校京剧教育主要围绕四五年级的学生开展,既有每周一次普及全校学生的“大课”学习京剧基础知识,也有每周两次专注于个人专业发展的“小班”课程,邀请戏剧院的专业演员走进学校,为具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进行更为专业的指导。

同时,以济南本土名人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的“二安”文化也是济南独特的文化符号。董庆峰将“二安”文化引进校园,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十多年来,从国粹京剧到济南“二安”文化,从汉字、论语到扎染、烙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成为营市东街小学的校本特色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各科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也成为济南市槐荫教育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名片。

和有着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老校不同,作为一所新学校,“以‘恒新’为校名,蕴含了一所新建学校的美好愿景,蕴含着全体教师“以有恒之心,育有为之人”的共同信念。”济南市槐荫区恒新小学校长崔姗说。学校秉承“恒者行远,思者常新”的校训,逐步形成了生态教育视域下的教师队伍建设、“STEM+耕读”跨学科、项目化的融合课程以及有意思的红领巾特色教育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学校建筑的简欧风格,创设了“恒美自主小镇”德育品牌。

学校副校长刘国彬介绍,“恒美自主小镇”包括中心小镇、五个特色板块、六个阵营,还有恒美电视台、恒美银行、恒美书吧等八个特色空间,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参与小镇特色阵地的建设和经营。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闯关式评价”可以获得从1-10元面额不等的“恒星币”,用于每年一次的恒美超市购物。

今年9月14日,济南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济南市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品牌推介会,全市40个中小学德育品牌接受表彰推介。济南市槐荫区恒新小学的“恒美自主小镇”品牌榜上有名。

 

营东小学舞蹈社团创编跟“二安”文化有关的舞蹈

打破边界,拓宽德育教学新路径

在董庆峰看来,传统文化教育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打破边界,融合在各学科教育中。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营东小学看到,音乐课中,老师通过京剧欣赏、演唱,让孩子们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美术课中,感受和体验京剧舞台、服装、脸谱的艺术之美,进而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品德课上,结合京剧经典剧目中的故事情节以及舞台表演中的生活描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真正让京剧融入课堂、融入生活。

同时,董庆峰还创编京剧剧本,组建学校少儿京剧院,让学生自己演出。学生不仅要学唱,更要自己创作角色,实现了普及与专业成长相结合、传统文化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化。2019年,由董庆峰编创,学校少儿京剧院的小演员们表演的原创少儿历史京剧剧目《千古知音》获得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优秀创作奖,这也是山东省参赛的戏曲类作品中唯一一个一等奖,更是至今为止济南市参加此项比赛以来,唯一的小学组戏曲类一等奖。此外,学校还将汉字、《论语》和“二安”文化相结合,打造了三维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自编“二安”文化教材,进一步提高对“二安”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同样把打破边界,将校园、学科、活动有机融合开展德育教育并形成特色的还有济南市槐荫区御景城小学。御景城小学校长王珺告诉记者,学校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确定了“自主教育”特色定位,并策划实施“小城故事汇”德育项目,虚拟“小城”扩大了教育空间,连接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让老师、学生、家长都能成为故事的主角儿,并在故事讲述中培育家国情怀,滋养品德生长,涵育健康人格。

如今,槐荫区深入研究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与德育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把团课、少先队活动课以及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将德育课程一体化与德育序列化做到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区域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构建起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擦亮西兴教育新高地德育“名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进一步探索德育具体化的实施路径,槐荫教育倡导“小细节、大德育”,打造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形成规律的、具有槐荫特色的“阳光少年成长工程”。今年全区共有435名学生荣获市级优秀学生称号,共有193名学生荣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共有102名班主任和班集体分别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和市级优秀班集体荣誉。

同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槐荫区还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思政同一课”“思政影院”等主题活动,并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强化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槐荫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区将立足区域探索与辐射,开展“生活德育”和校本化多元评价方式的实践探索,将已经结题的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应用于德育工作实践,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全面、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区域校本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德育品牌评选、表彰、推介机制,提升德育科研的真本领和硬实力。围绕“教育强区建设”目标,推进实施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教育真正成为槐荫“西兴”最核心的竞争力,擦亮域内学校德育特色“名片”。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王思羽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