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焦腾 实习生 王嘉宁
四川黄河九道湾、甘肃大水车、宁夏丝绸之路驼队、山西壶口瀑布、河南三门峡大坝、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蜿蜒万里的黄河沿岸,各地风土人情跃然剪纸之上。这样气势宏伟的黄河、这些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这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黄河情》,出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之手。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了杨秀玲,解读《黄河情》作品背后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的《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黄河情》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结果正式揭晓。作为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本届“山花奖”共评出获奖作品20部(件、套),其中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4部(套),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5部,优秀民间文学作品3部,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8件(套)。由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推荐、杨秀玲创作的剪纸作品《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全国仅8件)。
据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书法“兰亭奖”、戏剧“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山花奖评奖始自1999年,每两年为一届。共设置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四个子项。
杨秀玲以剪纸长卷形式,用传统的剪纸元素及阴阳结合技法剪制描绘出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比如,四川的黄河九道湾、甘肃的大水车、宁夏的丝绸之路驼队、内蒙古的蒙古包和能歌善舞的牧民、陕西窑洞里剪纸的老人和孩子、山西的壶口瀑布、河南的三门峡大坝、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等等。作者将剪纸、诗词融为一体,是一幅弘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精神,唤醒人们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作品。
出身剪纸世家
杨秀玲出身剪纸世家,在外祖母和母亲的影响下坚守“剪纸”这项终身事业。“其实,我从小受家庭熏陶,年少时只是爱好,一有时间就剪,不懂得传承保护那些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知道,这是我们家族传承近300年的手艺,是几代人的坚守才存续下来的珍贵非遗项目。”杨秀玲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后来,在母亲的反复嘱托下,她才懂得这项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重要性。
至今,杨秀玲还能回忆起七八岁时看着外祖母剪纸的画面。“当时外祖母已经生病卧床了,视力模糊不清,但她仍旧没有放下剪刀。虽然凭借感觉剪出来的作品没有那么形象,但这种行为感动了我。”1995年,杨秀玲参加工作,在一所小学任教。彼时的她经常会用剪纸技艺制作作品来装点教室。2003年,杨秀玲调到了一所幼儿园任副园长,又把剪纸艺术带到了幼儿园,白天工作、晚上剪纸,开设剪纸课程,在教室布置“小巧手园地”展示剪纸作品。如此看来,非遗要从“娃娃”抓起,早已是杨秀玲在做的工作。
“任教期间,我们县教育局举办教师风采比赛,我的剪纸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县委宣传部、文联、文体局给我举办‘杨秀玲剪纸艺术展’,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次展览极大鼓舞了我要将剪纸艺术展示给更多人看的信心。在有关部门的推荐下我调到郓城县文化馆工作,如此更有利于传承剪纸艺术。”在杨秀玲看来,结束18年的教师生涯虽有万般不舍,但是非遗传承不仅是家族的使命,更是社会的担当、民族文化的需要。
杨秀玲自小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的故事、看着黄河奔涌不息……“对黄河,我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对母亲般的深情与眷恋,我想这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情感。”杨秀玲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根是我们所有人的任务。从剪纸的角度来说,则是要留下黄河的魂,用剪纸展现黄河风采。
四个月创作十二米剪纸长卷
早在这版获奖《黄河情》之前,杨秀玲还曾创作过一版黄河主题剪纸。“2013年前后,我曾创作了一版《黄河情》作品,但那次创作灵感来源基本是查阅文件、翻看相关图片,以‘阴剪’方式展现黄河水,缺少些许气势。”后来,杨秀玲在这版《黄河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
随后几年里,杨秀玲多次去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等,在沿黄省(区)采风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在创作期间也多次遇到困难。比如黄河水流的气势,时而百转千回、柔情万种,时而水流湍急、汹涌澎湃,如何用剪纸将它表现出来呢?“最后我采取‘阳剪’的方式来表现水流,两岸景观用阴剪,画面主次分明,能够更好地表现黄河奔流气势。”杨秀玲笑着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一条线、一个符号处理不好,就会前功尽弃,遇到瓶颈时,时常会在梦中推敲,一旦有了灵感立马起身创作,就怕再睡一会给忘了。
除了河水气势之外,杨秀玲在黄河两岸增加了人文元素,比如黄河(内蒙古段),两岸的骏马和蒙古包成为亮眼之处。纵观黄河之水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其中水势变化最有看头。“黄河奔腾入海,浪花一朵接一朵,河水和海水的相融气势更强。”水势之外,杨秀玲还将泰山、孔子等元素体现到作品中,“黄河山东段特色很多,选用了大家所熟悉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之外,还用到了‘孟母三迁’元素、‘孝道’元素等,体现山东文化底蕴。”从2021年2月到6月,杨秀玲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宽0.63米,长12米的剪纸作品。
继续传承剪纸技艺
当杨秀玲得知《黄河情》获奖时十分激动,“首先感慨我生长在伟大的好时代,用情用力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作品得到认可;从我们的小家族来说,六代人的坚守得到了认可;从这门技艺来说,小剪刀有了大舞台,我很激动”。
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传承发展,只守正不创新是传不下去的。“我继承的是古人的技法与理念,但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与内容来表达。我把工资都投入在外出学习购买书籍材料上,学习全国各地的技法表达形式,将南派纤细秀美与北派粗犷豪放的风格融会贯通,南北结合,创作出风格独特的剪纸作品。”同时,也将这种剪纸技艺带到全国各地,走出国门,传播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杨秀玲开设剪纸公益课、为景区游客教授剪纸技艺,还将这门非遗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2016年,杨秀玲曾到加拿大,为学校学生教授剪纸技艺。今年,还录制了网课视频通过云盘传给加拿大的孩子们。“春节后学校还专门发来了感谢信,我也很开心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
“目前,人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和自信。作为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我感觉责任重大。”杨秀玲表示,未来要抓住新时代机遇,传承好、发扬好、传播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鼓励非遗传承人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