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7月14日,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揭牌。揭牌仪式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作了《立足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的主题讲座,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制度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进行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在丰厚的文化资源浸润下,山东孕育了丰富的非遗资源。据统计,山东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20余万条。截至2022年3月,山东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非遗名录国家级186项,省级1073项,市级4121项,县级1275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一大批优秀珍贵的非遗项目在齐鲁大地得到保护传承,这为山东非遗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近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系统性的新阶段。其中,我们不仅要保护好非遗项目、传承人、文化生态,也要通过前瞻性的思考和全局性的谋划带动非遗与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更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这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支持,贡献力量。”王晨阳表示。
近年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相关院校通过参与研培计划深化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并积累了深厚的非遗科研资源。2021年,非遗保护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同年4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9所学位授予单位开展非遗方向的人才培养试点工作,通过相关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非遗方向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非遗保护作为国家战略拥有重大意义,已成为各高校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重要领域。我们将以研究院揭牌为契机,发挥山东大学民俗学田野调查见长、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非遗资源调查研究。”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说道。据介绍,山东大学已在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增设非遗保护研究方向,首批博士生、硕士生将于今年秋季入学。
建立保护体系,不断探索前进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诸多传统文化工作者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回首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过程,诸多事件历历在目。讲座开始,王晨阳就我国以国家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工作的起始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探讨。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4年,我国成为第6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诸多由国家层面着手的非遗保护工作随之开启。在王晨阳看来,加入《公约》意味着我国以国家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工作正式起始。“我们履行了《公约》的义务,建立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确定了十六字指导方针,建立了国家级及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确定非遗项目十大门类,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设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国家大力投入非遗保护工作,相关体系不断完善与建立。因此,2004年可以视为我国以国家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工作起始年。”王晨阳表示。
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优秀文明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讲座中,王晨阳亦表示,非遗保护工作自2004年起逐步建立,但我国的非遗资源是在悠久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并非新鲜事物。“目前,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5批1557项。从各省公布情况来看,我国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10万余项。其中,省级1.5万余项,市级4万余项。”王晨阳介绍。除此之外,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广泛建设亦对非遗及其生态环境做出整体性保护;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明确保障。
与此同时,非遗工作机构的广泛布局、财政资金支持、一系列政策颁布等举措,共同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稳步前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非遗项目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独创的非遗保护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亦有重大意义。我们保护的不是具体的某一项非遗产品,而是保护其生命力。”王晨阳说道。
系统性保护,让非遗被看见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我国非遗工作进入了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机制基本建立,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全社会保护非遗的意识明显增强,非遗工作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晨阳表示。通过政策法规、传承保护、传统弘扬、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我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体系就此筑起。
王晨阳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需要在高素质非遗传承人才、高层次非遗保护工作人才、高水平非遗理论研究人才三个方面进行布局。“传承人才是非遗科学保护和有序传承的关键。非遗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建议培育一批具备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保护工作人才,充实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加强非遗的基础研究和理论体系建构,形成一批高水平的非遗研究教学人才,为非遗保护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王晨阳表示。令人欣喜的是,截至今年6月,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15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非遗保护本科专业。
从非遗理论研究方向来看,王晨阳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探索。针对具体项目的本体开展研究,如对传统工艺项目、原材料、表现形式等进行研究,此部分在相应领域已积累了丰厚的基础与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研究,可通过对非遗名录体系健全的探索,为相关行业部门工作进行专业指导;此外,展开更广阔的研究视野,跳出项目与管理本身,进行非遗社会功能方向的挖掘等。
在讲座中,针对非遗保护工作,王晨阳亦提出许多独到见解,“每一个社区、群体或个人应评定其所持有的非遗项目的价值,这种评定不应受制于外部的价值或意义评判。非遗的价值在于其自身,不同的非遗项目之间没有横向的可比性,不能做比较性的价值判断。”将非遗列入名录,是为让其拥有“可见度”,提高社会对其重视程度,从而体现文化的多样性。王晨阳认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当注意不同项目之间的平等性与代表性,而非单纯凭借其评定级别判定其重要程度。
此外,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时,将研究立足于我国国情还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于历史积淀、资源禀赋、环境现状、任务目的、管理体制等情况不同,在研究体系构建中,我们应当做到本土化发展,不能简单地运用‘拿来’主义。”王晨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