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非遗周刊】造“木”

2022-08-06 07:03: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将实木的质感与螺钿、嵌银、嵌金等传统工艺精细结合,通过匠人灵巧的技艺与超然的设计赋予其灵魂,一件件极富美感的木质手作制品便诞生出来。在济南90后匠人赵树政的手中,木制手作保持了细腻温柔质地,并通过传统技艺传递情感,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与力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近日专访手作品牌木间集创始人赵树政,听其讲述通过作品传递中国传统之美的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工作中的赵树政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祥云、仙鹤等富含传统吉祥寓意的纹样,个性化的图案设计,生肖、名字的定制……在赵树政的精巧设计之下,不同风格的元素都可以与传统技艺结合,被制作成精美的书签、挂件、首饰等各类产品。木块、海贝壳、金银丝、蜜蜡、翡翠……不同质地的物品在他的手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目前作品主要通过螺钿、嵌银、嵌金等技艺进行制作。其实,很多不同种类的传统技艺之间有相通性,匠人悉心研究之后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得以掌握其中要领。未来,我也考虑增加其他传统技艺进行创作。”赵树政说道。

在赵树政手中,各类木艺作品富含古典韵味,同时,又具颇具时尚风格。通过创新和改进的传统木艺作品,制作更加精细,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传统工艺由于所用工具限制,几乎无法实现无缝镶嵌,匠人需要在缝隙中填补一些木粉。现在,使用更便利的工具,我们可以做到严丝合缝地镶嵌,精细度得以提升。此外,制作传统螺钿物品时,图案、纹饰等通常有固定的搭配方式。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实现更自由的美感。”赵树政说道。

与量产不同,定制产品需要花费匠人更多的心血,匠人的特质也被刻化于作品之上,见物如见人。“每位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也不尽相同。此外,客户对镶嵌的器物与材质的要求也非常多元化。我便能从中习得诸多经验,不断完善技艺。做手艺幸福之处也在于,能够清晰地看到时间流逝之下自己的点滴进步。”赵树政表示。

赵树政创作的作品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耳濡目染下的成长之路

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转行至以木质手作为生,赵树政从学习到从业方向的转变看似突然,却也有迹可循。赵树政的父亲是制作明代风格家具的匠人,他自幼耳濡目染,但真正感受到木制品独特的魅力,还要源自他成年后的一次偶然经历。“当时在图书馆读到了一本关于古董收藏的书,突然之间便感受到了木作的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赵树政说道。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偶然机会下,赵树政得以重新审视早已萦绕在身边多年的传统木作品。如果说传统木艺的影响在其幼年时埋下一颗种子,那么,静候10余年后,这颗种子开始发芽、成长。

2017年起,赵树政跟随父亲开始传统木制家具制作的学习之旅。起初,父亲虽然对此举颇为赞成,却仍持有怀疑态度。“毕竟做手艺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现在亦鲜有人能够坚持,更何况是没有自幼经过训练的年轻人。传统技艺的学习必须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赵树政说道。

在木屑与尘埃之中经过3年磨砺,赵树政在2020年开启其创业生涯。回忆起当初所做决定的起因,他同样定义为一次“偶然”,“当时,我给妹妹做了一个小件木质作品,发布在短视频平台,没想到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当即就有人联系我想要定制。这样便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从对父辈传统木制技艺产生兴趣,至自立门户创业,赵树政一次次偶然的选择之间亦充斥着成长的必然性。年幼时接触的传统技艺熏陶,即便未能产生即刻的反映,也能让人在经历过学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后,重新点燃逐梦的希望。

从传统家具到小件器物,产品的客户群体、特性皆有不同。但是,在赵树政看来,如果能做好传统家具,那么做小型木制品便不在话下,“大件家具和小型木制品所遵循的工艺标准是同样严苛的。家具器型大,造型更难以掌控,且制作周期较长,更考验制作者技艺功力。小物件中所涉及的诸多雕刻、镶嵌技艺,在家具制作中同样被广泛使用。有制作家具的基础,做起小型木制品便容易上手。”

将更多传统技艺纳入作品中

目前,赵树政所做的大多为定制型产品,客户喜好与偏爱直接影响着他作品的风格与类型。这也为其带来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困难,只得尽力在创作中寻找并保持自己本身的特质,不做随风摇曳的蒲草。

在熟练掌握传统技艺,保证工艺质量后,设计能力便成为提升作品品质的关键。“对于传统手工匠人来说,审美的把握很关键。比如,我们从博物馆中的各类展品中便可发现关于美的规律,它们不仅能够穿越时空出现在我们面前,且依然影响着现代审美。”赵树政说道,“其实,我们现在所想象出来的许多审美风格,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痕迹。如近来流行的极简风,在宋代便曾‘流行’过。传统文化为今天提供的养分是取之不尽的。商周的青铜、唐宋的书法、明清的瓷器……它们各自保有独特又明晰的风格,可以被借鉴并为己所用。”此外,赵树政坦言,“希望能够不给自己的思路设限,可以在不断变化之中越来越好。”

通过在古物中不断汲取营养,让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一件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中,赵树政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链接,他的诸多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忙碌时,订单要排到几个月之后才能完成。在他看来,技艺是实现美的表达的重要手段,“想要把作品做好,一定要有坚实的技艺作为基础,才能做出美的产品。同时,以历史的视角回溯一项技艺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时代的审美风格变化速度会远远快于工艺水平提升的速度。因此,在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时,我们也要吸纳更多的文化、技艺,让自己的思维、产品的风格都变化起来,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坚守技艺的同时,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吸纳更多文化元素,赵树政这样的想法同样符合他“不设限”的创作思路。同样,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他亦不想进行过多的限制,“未来,我想将更多传统技艺纳入木作品的制作之中,以求呈现更好的美感。”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