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在青岛有这样一种地方传统戏剧,起源于即墨,广泛流传于胶东地区,携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位列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名录。这便是柳腔,自诞生之初,便不断汲取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特色,在融合完善中发展出独有特色。
源于即墨的传统戏剧
扮上妆容,换好行头,演员登台亮相,清新质朴的唱腔一响起,便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起源于即墨民间的柳腔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朗朗上口的曲调吸引着广大戏迷。
清乾隆年间,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流传到即墨地区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不仅声调发生了变化,也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板腔体,进而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便由此演变而来。柳腔形成于即墨西部的大沽河流域,广泛流行于山东半岛,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在柳腔表演中,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由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演奏弦乐;笙、唢呐、笛子等演奏管乐,通过吹奏过门、曲牌等起到过渡和创造气氛作用。在武场中,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作为主要乐器用于伴奏。柳腔的乐谱和鼓点多借用柳子和京剧的套数,其音乐体系中有曲牌46个、锣鼓点33个。
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以及吹打乐曲牌,其中大部分是从当地民歌、小调中发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而来。从演出剧目来看,柳腔包括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多表现男女爱情和悲欢离合故事,借以宣扬传统道德,其中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作品为“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以及“八大记”(《玉杯记》《丝兰记》《火龙记》《风筝记》《钥匙记》《罗衫记》《绣鞋记》《金簪记》)。
柳腔清新质朴、风趣生动的风格广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柳腔母曲“花调”和“悲调”能够表现出这一剧种唱腔音乐的独特风格,优美动人的曲调也常被当地人称为“勾魂腔”。
逐渐细腻化的发展过程
从民间诞生,在民间繁盛,柳腔经历了由粗糙到日渐细腻的发展过程。早期柳腔演奏形式简单,即便只有一只手鼓或一副呱嗒板,也可进行演唱。通常,三五个演员便可兼演同一剧中的几个角色进行表演,剧中的化妆、服装和脸谱亦没有严格规定。农闲时节抑或节日期间,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之中便可以听到柳腔的表演。后来,四弦琴、唢呐等乐器被引入柳腔表演之中,但并未有曲谱,琴师拉的和演员唱的不能完全协调,它们之间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人们称为“溜腔”。后用同音“柳”字代替“溜”,故称之为“柳腔”。
此外,柳腔的表演及唱腔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得更加精细。表演中,唱、念、做、打、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后来,在其他剧种影响下,柳腔表演与民间武术结合,出现了刀马旦、武生等行当,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路。唱腔方面,柳腔亦由无伴奏自由演唱逐渐演化至有伴奏定调演唱。从音乐风格上来看,柳腔分为悲调、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从板式或节奏来看,则分为大慢板、慢板、原板、尖板、散板、哭头、二六、流水、快板、垛板等。
近年来,柳腔在山东半岛地区百姓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类文明实践演出将柳腔的唱段送入社区之中;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传承已久的唱腔;傍晚大沽河畔的广场中,百姓自发唱起经典曲目……传统戏剧融入百姓生活,也焕发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