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深度周刊】烈士的“信使”

2022-10-31 10:47: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期,临沂邮递员王德建,坚持“为烈士寻亲7年,为20多位烈士找到家”的事情引起网络热议。

2016年,王德建在收到一封寄给烈士亲人的信件并帮助找到烈士龚建厚的家属后,开始成为一名为烈士“找家”的志愿者。工作之余,他开始走上了为烈士寻亲之路。

为烈士的寻亲之路充满曲折,但王德建并不气馁。现在,王德建依然是一名邮递员。他每天穿梭在山里,他感觉,道路越来越平坦,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他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其实他并没有多么大的贡献,他只是传递点信息。他说,为烈士寻亲之路,他还会走下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现年37岁的王德建是蒙阴县邮政分公司坦埠支局的一名邮递员,过去7年间,他坚持在投递信件的过程中为本地籍无名烈士寻亲,如今已核实确认20余位烈士的准确家庭信息。王德建表示,为烈士寻亲之路,他会坚持走下去。

信件

“看到这封信,就单独抽出来了。”2016年春节后,王德建第二次看到为烈士“公建厚”寻亲的来信。他心里想着,这次无论如何要再找找。

王德建今年37岁。从2013年秋天起,他就成为蒙阴县邮政分公司坦埠支局一名邮递员,负责镇里20个行政村的邮件发送。

王德建回忆,当时,他看到信封上还写了一段字:“该烈士(29岁)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不过,信上的地址是朱下村。工作三年,此时的王德建将镇上大大小小的村庄都装在心里了。“没有朱下村,只能是诸夏村。”再次看到为烈士寻亲的信件,王德建决定到距离镇上五公里外的诸夏村“打听试试”。

进了村,他逢人便问,但大都摇摇头,表示没听说过。最后,他去了村里的社区活动中心。“村里不少老人都在那里打牌休闲,”王德建说,那里的老人们同样没听说过“公建厚”这个名字。不过,老人们告诉他,山后有个寨后村,听说有几个姓公的烈士,可能是那个村的。

当即,他就去了寨后村,找到了几位公姓村民家,可还是对不上。无奈,王德建只能回家。“当时就想着退回去。可回家想想,这信还是不能退。”王德建说,他把信装到包里,送信的时候就去打听。

又过了一两天,他又到了诸夏村。在村里,他碰到一位村民,村民说,村里的龚姓家族有建字辈,“别是不姓公而是姓龚吧?”村民让王德建去“龚家胡同”问问。

“龚家胡同是村里的一条小巷子,”王德建说,就在这条胡同里,王德建找到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老人说,他的邻居叫龚建厚,“墙东就是他老家。”老人又指点王德建去找龚建厚的侄子。

最终,烈士龚建厚的亲属找到了。家属回忆,当年,29岁的龚建厚只与村口种田的母亲匆匆说了一句“去参军”,就奔赴了战场,

接力

这封信来自300公里外的菏泽市张和庄。在张和庄社区烈士陵园,一行行墓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136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年轻战士长眠于此,他们的墓碑上只写了四个字——“无名烈士”。

2008年,张和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退役老兵张景宪开始为这些“无名烈士”寻亲找家。他辗转了解到烈士们的战斗经过,获得了烈士花名册。

2014年开始,张景宪开始写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包括烈士的名字、年龄、牺牲地及战役的名称等基本信息,希望家属看到后能和陵园联系。张景宪曾对本报回忆,自己当兵时最期盼收到家中的来信,那时即便身在战区,邮递员也能准时把信送到。“不管这封信时间多长,总有一天要到,它不会丢。”

为引起邮递员的重视,也方便投递,2016年,他在信封上加了一段说明:“该烈士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找到龚建厚家属后,王德建第一时间通知了张景宪。张景宪第二天就赶了过去。“他走的时候,给我了一份烈士名单,都是以前从沂蒙山区出去的。”王德建说。

从此,王德建成为一名为烈士“找家”的志愿者。工作之余,他开始走上了为烈士寻亲之路。有的烈士姓名同音不同字、有的原籍归属地的区划变更、有的已没有家人……为烈士寻亲之路往往充满曲折。不过,找到烈士家属后,家属讲述的烈士生前的事迹,往往让王德建感动不已,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寻找

王德建还记得,他为蒙阴县岱崮镇下旺村烈士朱永全找到家后,朱永全的弟弟朱永德向他和张景宪讲述的故事。那是2021年,当时,朱永德老人已经90岁了。

“朱永全烈士是老大,非常孝顺。他娘生病,都是他做饭洗衣照顾。”王德建说,据朱永德老人回忆,因为害怕娘牵挂,他大哥参军前也没敢给他娘说,家里人只能瞒着他娘说出远门了,一直到他娘去世,都没再见到大哥一眼。

不但为烈士找家,他还帮助烈士的后人找到烈士的牺牲地。找到公茂英烈士的牺牲地即是一例。

那是2019年,当地一位名叫公丕平的70多岁的老人找到了王德建。请他帮助寻找自己的父亲。他带来的烈士证明上写着:烈士姓名公茂英,职务副连长,1949年在湖南相家桥牺牲。据公丕平介绍,父亲17岁当兵,27岁就牺牲了,找到父亲的牺牲地是他最大的心愿。

“相家桥这个地址是不对的。”王德建说,烈士信息很明确,本来他以为会很顺利,因为登记信息出现偏差,他很费了一番周折。

此后,王德建通过网络搜索,购买相关历史书籍查找。王德建在一本书中发现了烈士的名字。“烈士是副连长,书中记录的战斗经过中出现了他的名字,烈士是在衡宝战役中牺牲的。”王德建说,他比着当时的行军路线图,拿出手机地图一点点对比,推测出公茂英烈士牺牲地点是在湖南省祁东县杨家桥。

据王德建介绍,公丕平老人得知这个信息后很激动,“吃不下饭去”,让儿子公伟带着他提供的信息前去寻找,最终找到了烈士的安葬地,也了了他一生的心愿。

平常

过去的六七年时间,王德建参与帮助20多位烈士找到了家乡。

为烈士寻亲成了王德建的另一份事业。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邮递员和志愿者加入进来,一起帮烈士寻亲。他也开始以写信的方式,在临沂市以外更大范围内包括原籍在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的烈士寻亲。

“今年七月份以来,已经写了100多封信。”王德建告诉记者,他也会在信封上写上一句,“辛苦一下,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字样。王德建说,不管找没找到,邮递员同行们都会给他回个电话。

“一开始信件、报纸多,现在快递件多。”王德建当邮递员已经十年了,现在还是天天在路上。他有一辆摩托车,两个绿色的大邮包一左一右挂在车的后座上,前面车筐里也放一个,戴上头盔,他就出发了。

坦埠镇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村庄散落在山坡和山脚间。每天穿梭在山里,他感觉路越来越平坦,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现在好了,村村都通了公路,村里的小巷子都修上了公路。”王德建还记得,他刚开始做邮递员的时候,山里的路坑坑洼洼。“下了雨,出去一趟,淋一身雨,溅一身泥。下了雪,光出溜(打滑)。”

以前,很多村庄建在山上,交通不便,车辆上不去,他就背着邮件走上去,“和上泰山十八盘似的,望山跑死马,其实看似距离不远,但要走很长时间。” 王德建说,现在大部分山上的村民都搬到山下了,出行更方便了,“有的村发展快,都盖上了楼房”。

天天在山里穿梭,在王德建眼里,山里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春天,迎春花开了,很好看。现在是深秋,枫树黄栌真是万山红遍。”

谈及为烈士寻家的事情,他说,其实他并没有多么大的贡献,只是传递点信息。他说,为烈士寻亲之路,他还会走下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