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智库周刊】以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13 09:55:5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山东海洋文化旅游发展集团 王勇

2012年,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擦亮地名文化,为乡村发展赋予人文内涵,在改善生态、执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前提下,通过地名文化的保护发掘和传承来促进乡村振兴,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日照市因有大片茶园的装扮而变成美丽的世外桃源 记者 周里 摄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地名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地名的灵魂”。2021年9月1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地名管理条例》指出,“地名管理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考证地名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赋能助力。一个地名实体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揭示了地域开发和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渊源,通过文物遗迹、历史人物、地貌特征与乡俗旧事,彰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命力,推进新时代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乡俗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赓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

许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历史和文化而形成,向人们提示着当地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历史演进等信息,这是文明的见证。从经济意义上讲,古往今来,地名作为商业品牌来推广,具有地名品牌效应,浙江龙井村的“龙井茶”、安徽歙县的“歙砚”、贵州茅台镇的“茅台酒”等均是以地名命名的品牌,这些地名品牌所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目前依旧影响深远,有些在新时代甚至更具创新和活力。这些离不开地名文化独具的地域气候、地理环境、地质矿产等特有的文化属性。

对于乡村旅游经济来说,以地名命名的景区蕴含着独有的品牌效应,泰山·九女峰、烟台·长岛、日照·刘家湾等这些地名的旅游经济价值已经无法用货币来衡量,通过文旅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掘传统文化、红色地名文化

赋予其新时代气息

研究地名文化,发掘利用地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很多地名在文学作品的传承中具有了特定含义,如洪洞大槐树、连云港当路村等地名已经成为历史迁徙节点代名词,也成为众多姓氏家谱记载中家族文化的记忆符号。

我国地大物博,地名多如夜空繁星,大凡地名,俱有来由,目前已有不少老地名的涵义和由来已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研究和探索这些古地名的由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破解古老地名的来历,对研究并传承地名文化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遵循历史文脉,古为今用、创新活用,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更能发挥其经济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

发掘红色地名文化,赋予其新时代气息,而红色地名文化在每一座城市里都有深刻的印记。以日照市为例,作为一座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厚重红色文化底蕴的城市,革命遗址、红色印记星罗棋布,这里属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如下元村、甲子山等特定地名承载了日照的红色革命记忆。

1938年,中共112师地下工委在下元一带发动群众抗日,并在下元村成立了中共下元特别支部,并在以下元为中心的涛雒、碑廓、巨峰、高兴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如今的下元村已作为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捧回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乡村等9项国家级荣誉,红色地名也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甲子山战役所在地如今已遍地绿茶,围绕周边的日照绿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长足发展,经过此地的盐茶古道目前已开发为文旅观光热点,漫长的峥嵘岁月,红色地名在这片热土上留下多处革命遗址,地名文化也已被赋予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气息。

为深入挖掘日照市区域内的红色地名资源、保护红色遗迹、传承红色文化,近年来,日照市民政局全面开展红色地名文化宣传行动,广泛征集红色地名文化作品、红色地名信息,致力于赋予这些红色地名以新时代气息,让红色基因继续传承,让红色资源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大众、更贴近产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深入挖掘梳理地名文化根脉

服务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尤其是如何推动,形成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培育特色地方产业、打造知名乡村品牌,关系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用地名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以乡村品牌建设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兴旺,加快农业特色地方品牌建设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任务。

以日照地区为例,地名文化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底蕴,日照地名文化的根可追溯到远古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早在4800年前,潮河、两城地区就有了最早的城——丹土,就有了日照先民最早的聚落,“两城”在汉代是汉高祖刘邦之孙、赵共王刘恢之子刘交的封地,刘交在两城地区做了十年梁乡侯。《沂州府志·封建》记载:西汉,成帝绥合元年封赵共王之子交为梁乡侯……今日照县地。南北朝时,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胶西县分家,在此设立梁乡县,东魏孝靖帝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废梁乡县,并入莒。金大定二十四年置日照县,两城从此“一镇属两县”,之南属日照,之北先属胶西,此后,分隶日照、诸城两县。一镇两县管辖,因谐音而演化,故有“两县”“两乡”“两城”之称,地方方言发音“两尚”。

近年来,两城镇通过发掘“大古堆”遗址,将两城的龙山文化中的黑陶文化产业化,利用地名文化优势助力乡村经济,提升地名资源品牌优势,在乡村振兴产业布局中占得了先机。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文化振兴,众多的乡村文化中,地名文化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挖掘梳理地名文化脉络,意义重大且有利于乡村振兴,有些老地名还需要继续发掘与考究,如日照市岚山区“碑廓”的地名研究,通过组织发掘、论证和研究当地的地名文化,展示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地名文化研究来助力当地文化和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开发相关文化产品,以此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并赋能乡村振兴。

传承地名文化

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挖掘梳理地名文化脉络,就是要从根上来探寻地名由来的历史,探寻地域文化环境下培育出的地方特产、地方名吃、手造工艺品等,“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通过地名文化研究带动的乡村产业振兴,将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我国新认证地理标志产品2.6万个,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肉奶蛋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供给稳定,这些地理标志产品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地名文化,特色地名文化又催生了乡村地域品牌产业,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乡村地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将这些乡村地域品牌产业不断培优做强。

地名文化研究赋予了乡村振兴更强大的生命力,乡村振兴为地名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跨入新时代、踏入新征程的今天,更加需要保护地名文化和发掘地名文化,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助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