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深度周刊】10年写下30本“种田日记” 一位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之路

2022-11-14 08:02:5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小麦落黄开始了。这种有生命、有活力的黄,让人看了养眼。成就感、丰收感油然而生……”“丰收了,颗粒归仓,产量每亩1420斤,标志着今年又是大丰收……”这是聊城冠县农民荆兆洪日记本上的文字。  

自2013年通过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以来,荆兆洪几乎每天记录田间管理情况,十年间写下了30余本“种田日记”。厚厚的“种田日记”不仅记录着农田里的一点一滴,也见证了一位普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如今,荆兆洪的农场规模达520亩,年纯收入60余万元。  

日前,荆兆洪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分享了他的“种田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图左为荆兆洪

十年

2013年10月1日,这个日子,荆兆洪记得很清楚。从那天开始,他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了村里的337亩地,成立了家庭农场。 

荆兆洪出生于1962年,今年60岁,家在冠县贾镇荆楼村。岁月在他脸上刻上了皱纹,头发都已开始发白了。不过,他说话依然中气十足。挺直的腰板加上整齐的短发,让他显得格外精神。 

“一辈子种地。”荆兆洪说,他家五口人,育有三名子女。在流转土地之前,家里只有9亩地,农闲的时候,做点小买卖,“做电气焊、倒腾点废钢材”补贴家用。  

荆兆洪喜欢琢磨,爱学习。当时,因为做废旧钢材的生意,他还订了报纸,有《钢铁物流》《山东科技报》等。“不盯着信息,消息容易闭塞。”他说,2013年,他从报纸上看到国家提倡经营农场的消息。  

据公开资料,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荆兆洪说,他是60后,对土地“有感情,不舍得”。那时,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的农田需要有人耕种,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他就动了“包地”的心思。  

“村里支持、镇上鼓励,县里也派人来指导。”荆兆洪说,当年他流转了村里的337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用他的话说,成立农场,便于规模化统一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果不其然,十年过去,荆兆洪的农场规模从337亩发展到今天的520亩,年纯收入60余万元。

机械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政府网资料显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这一点,荆兆洪深有体会。  

“大型机械是种粮大户的主力军,没有这个搞不成。”荆兆洪流转土地以后,随之添置了现代化的农用机械,“有收麦子、收玉米的收割机,犁地的拖拉机……”  

在他修建的仓库里,停放着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自走式喷药机等大大小小10余台机械。这些机械让荆兆洪投资了上百万元,不过,他觉得“值”。  

“以前的时候,割麦子都是人工,一个人一天割不了一亩。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回忆往昔,荆兆洪感慨万千,他说,那时的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秋过麦“累够呛”。  

“有了大型机械,再也不用那么累了。”他说,购买机械,看似增加了投入,其实是降低了成本。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投资11万元购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5年就能收回机械成本。“拖拉机都是200马力的,一天就能犁地一百多亩。”  

不仅配置了大型机械,他还根据需要,自己改造“发明”器械。比如,前几年,他就自创追肥“神器”,实现小麦追肥的机械化。“原来使用人工施肥,500亩地需要10个人,10天才能完成。使用了自己改造的施肥机后,5天就可以完成。” 他不无骄傲地说,没“发明”这种机械以前,他都是雇人撒肥料,有了这种机械,效率提升了很多,“肥料的利用率提高30%以上”。

随着农场不断发展,荆兆洪还配套建设了烘干机、晾晒场、粮仓等农场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了集种植、收购、烘干、存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模式。

荆兆洪的日记

体系

“头一年流转土地的时候,看到这么多地,心里没底,也是打怵。” 回想2013年,荆兆洪说,做了半辈子农民的他又开始学种田。  

他不仅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农户学习,还多次参加山东省农广校、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聊城市农科院举办的培训班,都顺利通过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种植小麦要精细土地,改良土壤结构,配方施肥,酸碱中和,精细播种……”一连串的名词从这位“老农民”嘴里不断讲出来。 

“自从我流转土地以来,县里、市里、省里都有专家到过我田里,尤其是冠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就经常过来指导,我也学到了很多农业知识。”据荆兆洪介绍,经过多年学习实践,他积累了一套“种粮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种植体系”。  

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近几年,每当七八月份,玉米处于小穗、小花原基分化期时,往往持续高温,这对玉米生长极其不利。“这时候高温,玉米容易出现畸形、多穗,影响产量。”荆兆洪说,他通过向玉米田浇水来改变田间小气候,使田间降低了一两度(摄氏度),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此外,他还大胆引进小麦和玉米的新品种,实行玉米和大豆的套种。早在2017年,经省市县三级实打验收,小麦亩产便可达725公斤。  

今年秋天,荆兆洪的农场又迎来大丰收。“一亩地产1600斤棒子(玉米),这是省里来的专家测算的。”荆兆洪自豪地说。

日记

“丰收了,颗粒归仓,产量每亩1420斤,标志着今年又是大丰收……”

“距离芒种还有8天,麦芒黄了,麦穗亮了,籽粒外呲了。小麦落黄开始了。这种有生命、有活力的黄,让人看了养眼,成就感、丰收感油然而生……”  

这是荆兆洪日记本上的文字。他是个有心人,从成立农场伊始,他就开始写农场日记,他将每天的天气情况、作物管理和农作物长势情况都记录下来,迄今已十年。  

“庄稼出啥毛病了,有个记录,方便追溯,也可以指导以后的农业生产。”荆兆洪说,他把每天的田间情况记录下来,为将来查找信息、积累经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落黄时节又高温,心忧老天何极端,凭借好天抢时收,莫等极端伤断肝。虎口夺粮仓仓满,确保国家粮平安。”在日记中,他不但记录田间情况,还时常写点富有农民幽默感的打油诗,给自己“打气”。  

弹指间,十年过去,荆兆洪写的“种田日记”已经三十多本,不仅记录着农田里的一点一滴,也见证了一位普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如今,他成了一位高产高效种粮能手,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粮食产量普遍提高、村民增收致富。“在我的带动下,附近的农户也积极参与科学种植,全村每亩地产量普遍提高200斤左右。”荆兆洪表示。  

“2022年11月12日,阴,让小麦越冬前形成壮苗,是奠定小麦高产的基础……”荆兆洪的日记还在继续,这是一段针对越冬前小麦田间管理的文字。他预测,明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职业

今年3月份,荆兆洪的兆洪农场荣获“2021-2022年度全省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  

公开数据显示,在聊城,像荆兆洪这样的家庭农场已有4400余家,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83%,高标准农田618万亩。放眼整个山东省,截至2021年8月份,全省家庭农场达到9.48万家,农民合作社23.59万家。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率超过46%。 

荆兆洪说,他现在就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有了初级职称,准备申请更高层次的”。

近日,关于农民评职称的话题引发关注。其实,在山东省,为农民评职称早已开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这为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打下了基础。当年,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就已经在山东东营展开试点。

2020年12月,山东印发《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面向全省全面推开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由此,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在省内全面展开。截至2022年11初,省内共有7347名农民,获得了初级、中级、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像荆兆洪一样,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出来。回望自己的种田之路,荆兆洪说,办农场就像是爬山,“刚开始干的时候,是在山脚下,现在已经到了半山腰了。”如今,他正朝着山顶进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