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议事周刊】从0到15亿 一根小黄瓜的财富密码

2022-11-15 09:37:3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1月14日清晨,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董家村村民董作海一家早早来到黄瓜大棚忙碌起来。一根根绿油油的黄瓜顶着小黄花,看上去煞是喜人。董作海喜气洋洋地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介绍道:“我家种有10多亩的黄瓜,现在黄瓜成熟了,我们每天都会早早地到地里摘最新鲜的黄瓜拿去售卖,一斤可以卖到2元多,每天都可以挣到2000多元。”

30年间,曲堤街道从一根“小黄瓜”起步,不断在土地上花样翻新,年产量超过10亿斤,黄瓜年产值超过15亿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返乡加入了种黄瓜大军,大家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门波 王辰

孙家村第一书记刘庆传指导村民黄瓜生产

从0到15亿元

小黄瓜“长成”大产业

“我们这里气候环境适宜,黄瓜成品质量好,深受附近人们的喜爱,每天早上几百斤的黄瓜总是会被一抢而空。现在我们不用出远门去打工,在家种黄瓜和发展其他产业,每年都能有30来万元的纯收入,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真得很满足。”董作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

曲堤有黄河沿岸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和黄河水、徒骇河水灌溉的天然优势,黄瓜种植是曲堤街道的传统,但过去一直是村民自发种植,不成规模也形不成品牌。

时间追溯到1990年代,当时的曲堤镇党委政府在带领村民寻找致富门路的时候,瞄准了反季节蔬菜的市场前景,号召全镇发展大棚黄瓜种植。“塑料棚能在寒冬腊月长出黄瓜?”习惯了上茬玉米下茬麦的村民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认为不种粮食种大棚是在瞎折腾。在深入调研分析后,曲堤街道提出了“党建引领、试点先行、支部带头”的口号,以郭家村为试点,动员全村党员带头发展大棚,多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坚定了大伙发展大棚的信心。当年,全村党员一次性上了80个大棚。

“头一年我们‘两眼一抹黑’,只能求助当时镇上、县里的农技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一年下来,最先“吃螃蟹”的几家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收益是种粮食作物的近20倍。

郭家村的成功不仅坚定了曲堤镇党委发展大棚产业的决心,也点燃了全镇群众通过发展黄瓜产业发家致富的信心,当时一直在外打工挣钱的董作海就是其中一位。“我当时辛苦一年,也就净落一万块钱,还照顾不上一家老小。”2004年,收到村里号召大家发展黄瓜大棚的消息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建起了人生中第一个黄瓜大棚,“没想到当年毛利润3.8万元,去掉成本还净赚2万多元,当年就赚出了大棚的所有投资。吃到甜头的我,又上了第二个、第三个大棚,从此我与黄瓜大棚结下了不解之缘。”董作海向记者回忆道。

董作海是曲堤黄瓜上万个种植户的缩影,种黄瓜给曲堤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30年间,曲堤镇的黄瓜从零起步,目前全镇大棚总数达到了2.6万个,黄瓜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超过10亿斤,年产值超过15亿元。曲堤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黄瓜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

曲堤种苗领头雁持续供应优质黄瓜种苗

年纯收入30万元

村民捧上“金疙瘩”

在曲堤黄瓜批发市场,黄瓜种植大户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到市场来卖黄瓜,我心里都美滋滋的,我们菜农只管种,不愁卖,到了市场上就有客商收,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能有收入,这就是咱老百姓最想要的幸福生活。”他告诉记者,现在露天黄瓜已经下市了,我们的大棚黄瓜非常紧俏,这段时间价钱不错,每斤卖到了两块五左右,而冬天每斤最高能卖到七八块钱。

“高峰期我们市场一天的交易量能达到200万斤,我们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黄瓜批发商。”济南曲堤黄瓜批发市场经理戴遵来告诉记者。曲堤黄瓜批发市场先后获得“山东省标准化市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等称号,助力曲堤黄瓜成功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50多个城市,并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哈萨克斯坦,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黄瓜专业批发市场”。

曲堤街道黄瓜产业的发展,获益最大的是众多村民们。董作海告诉记者:“我现在种着3个棚,一个2.6亩的低温棚,两个2亩的高温棚,一年卖黄瓜毛收入能达到50万元左右,纯收入在30万元左右。董家村不仅我一户富裕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黄瓜大棚快速发展,截至现在我们村达到了户均2个大棚,全村共有200多个大棚,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经济富裕村。”

小黄瓜托起“大梦想”,曲堤街道菜农的收入,从20年前户均不到1万元,到现在户均两个棚能收入30万元,翻了五番。全街道菜农存款额达18亿元,群众的购买力也大大增强,曲堤群众在济阳城区购房数占到全区房地产销售的五分之一,购置汽车数占到17.6%,农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裕,生活品质大大提高。

同时,曲堤黄瓜产业和黄瓜批发市场的辐射功能还吸引了大批商户来曲堤投资兴业,聚集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截至目前,曲堤的商贸业户已达3000余家,涉及餐饮、农资、木材、包装、建材、百货等多项产业,并形成“一街一品”的规模化经营格局,群众购物实现了一站式购齐,购物不再需要去城区。曲堤商贸业的蓬勃发展,年安置就业3000余人,增加税收超过600万元。

小刘村刘庆安的大棚喜获丰收

擦亮“中国黄瓜第一品牌”

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中国“金普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4 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3 次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并亮相第42届日本千叶国际食品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在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十个国家申请注册曲堤商标…… 30年来,曲堤持续不断地扩大基地规模、提升黄瓜品质,由此换回了这一系列高含金量的荣誉。

在大力发展大拱棚的同时,曲堤街道引进了冬暖式大棚“换茬轮作”模式和大拱棚种植技术,实现了曲堤黄瓜全年种植、全年销售。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黄瓜产业振兴的根本保障。他们联合省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瓜菜方面的专家,组成黄瓜产业振兴专家顾问团队,负责制定黄瓜产业振兴技术路线的制定、培训、推广;同时,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实施,向黄瓜生产集中产区倾斜,为黄瓜产业振兴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街道以现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村两委会班子、黄瓜市场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等为骨干,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实地体验、召开座谈会、农村大讲堂等形式,开拓视野、凝心聚力,打造一支带领农民通过黄瓜产业振兴奔小康的领头雁队伍。

黄瓜品质高,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用“智慧”说话。去年,曲堤黄瓜用上了“大数据”“云计算”,启用了“一卡通”服务平台系统,既实现了菜农钱款自动化结算,又实现了交易信息的全方位、网络化、即时化传递,保障价格等信息统一透明,问题蔬菜全程追溯,以及市场方进销业务的自动核算,提高了曲堤黄瓜的技术“含金量”。

同时,曲堤加快建设“国家曲堤黄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将标准化贯穿黄瓜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突出标准对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延长价值链的引领作用。以创建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项目为基础,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全程可追溯,推动黄瓜产业提档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曲堤黄瓜形成规模“大”、品质“优”、销售“旺”、品牌“响”四大特点。建设了全国最大的优质黄瓜生产基地,制定了全国最严的优质黄瓜生产标准,创建国家曲堤黄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曲堤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