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一片承载千年文脉的沃土。从春秋诸侯会盟之地,到秦琼故里;从峨嵋山古建筑群,到兴福古寺……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悠长。
作为坐拥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点之一——济南西站的省会门户,槐荫区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充分释放“高铁红利”,槐荫提出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
商务区布局“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定位。其中,“大文旅”致力于融合济南文化与商务区现代风貌,打造特色文旅综合体,让以“文化兴”助力“西兴”高质量发展落地成景。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褚洪卿 王进

槐荫区打造夜间文旅消费品牌
文旅消费的天然枢纽
槐荫区位于济南西部。这里不仅是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衔接点,更是齐鲁文化、孔孟文化、山水圣人文化中华文化轴的交汇处。
途经济南西站线路有京沪高铁、济郑高铁、石济客专和胶济客专,日常开行班次400余趟,直达366个地市或站点,覆盖26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日均迎送客流量14万余人次,是全市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庞大高铁网络覆盖的消费人群,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气与商机。
2024年2月,槐荫区提出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布局“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定位,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高效融通汇聚。
“大文旅”作为其中关键一环,旨在打造区域性文旅消费中心,串联辖区文化、旅游、生态、消费、生活场景等元素,打造辐射全国的文商旅集散枢纽和“全国型旅游目的地”。以“交通优势”辐射“文旅优势”,进一步提升交通承载能力和旅客运输效率,重点开展“文旅+”业态融合发展、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精品路线开发等行动,打造更多高品质、高能级旅游配套业态,与辖区“一院四馆”、方特东方神画、印象济南等业态有机融合、连片发展。

印象济南·泉世界引领区域文旅消费潮流
文旅禀赋得天独厚
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等发展机遇,槐荫区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前,槐荫正在打造“433”现代产业体系,即以医养健康、集成电路、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专用装备4大产业为龙头引领,以汽车消费、文化旅游、商务会展3大产业为特色品牌,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低空经济3大产业为未来赛道。
在这一体系支撑下,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文旅产业优势显著。
位于睦里庄南的睦里闸,是水脉交汇的生态节点——闸南为玉符河湿地,闸北即为小清河源头。如今这里水网纵横,长江水、黄河水、玉符河水、小清河水在此汇聚成洼,生态优美、景色宜人。腊山河作为济南西部的重要河流,已成为集文化、休闲、观赏、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长廊。
印象济南·泉世界是AAAA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省、市重点文商旅项目,涵盖“文、住、食、娱、购、礼”六大主题业态,持续引领区域文旅消费潮流。
此外,商务区内省级、市级文化地标星罗棋布。山东省会大剧院作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筑造型如泉眼喷涌的“三股水”,穹顶流线型设计巧妙,宛若黄河波浪,与槐荫地域文化紧密呼应。山东省科技馆位于济南西部新城济南文化艺术中心核心位置,以数学符号“∞”为设计灵感,寓意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济南市图书馆内藏书丰富、空间明亮,吸引无数求知者;济南市美术馆展览不断,尽现古今艺术魅力;济南市文化馆各类活动丰富多彩,让市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温度。
打造全国文旅新高地
2023年,槐荫区跻身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4年,荣登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榜单;2025年,蝉联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榜单,再次惊艳进位……文旅产业捷报频传,彰显区域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作为“大文旅”战略的核心目标,槐荫区系统整合文化、旅游、生态、消费与生活场景,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槐荫区用足“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金字招牌,打造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在构建消费新业态方面,盘活“一院四馆”文化空间,点亮腊山河景观风情带;在拓展文旅演艺载体方面,联动省文联、省市院团、文化艺术协会等机构,在“一院四馆”、腊山河小广场、龙湖济南西城天街等户外空间打造音乐广场与演艺新空间,推动艺术走进市民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山东省会大剧院、济南市三馆等高端文化设施,引入保利剧院运营,全年举办高端演出300余场。2025年暑期,“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活动上演30余场儿童剧与音乐会,同步在广场搭建“演艺+市集”消费平台,实现文化惠民与产业消费无缝衔接。
在槐荫区大力支持下,商务区持续推动文旅能级提升:发挥区位优势,以“京沪文旅+联盟”为主体,面向京津冀、沪浙闽开展合作,招引龙头企业和特色项目;积极培育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网络视听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开发精品文化旅游路线产品,培育发展医学中心康养旅游,提质发展九阳工业旅游,优化发展“一院四馆”研学旅游等;推进星级酒店创建和民宿评审工作,扩大高品质住宿规模,完善文旅服务链条。
济南西站的交通优势、富集的文旅资源与完善的接待体系,共同构筑起“大文旅”功能的强大支撑。游客在商务区可实现“进得来、散得开、留得下、玩得好”,源源不断的客流与活力,正助推槐荫文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