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艺考制度不断改革,“艺术并非高考的捷径”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共识,对于如今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如何规划一条专业发展道路则显得更为重要。
陪练多年
家长成了“艺考专家”
“就美术类艺考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统考成绩,从政策上说,对文化课的要求也更高了。”考场外,考生家长黄先生向记者介绍如今的美术类艺考的政策和形式,女儿学画多年,黄先生也成了熟知艺考形式政策的专家。黄先生表示,女儿自小就学习画画,中考时凭借画画特长考入了山东省实验中学,走上了一条专业发展的路。因此,提到女儿高考时的目标院校,黄先生希望孩子能够去一所美术类专业院校而不是综合类大学。
黄先生说,如今艺术类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很多考生“非美院不上”的想法,导致美术类统考中还存在大量的往届生,这给应届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黄先生常常告诉自己的女儿,做好自己就好,只要努力尝试了,不留下遗憾就行。
记者注意到,在“陪考”大军中,像黄先生这样的“专家型家长”越来越多。
昨天上午,在济南一中考点外,考虑到考试时间并不太长,也有不少家长就在考点门外等候孩子考试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闲着,有的积极与培训机构交流文化课补习相关事宜,也有的在相互交流陪伴孩子学艺术的经验。“以孩子能力上大学不难,关键是上什么样的大学。”杨女士也表达了跟本文中提及的几位家长一样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家长并不满足于孩子以艺术作为跳板,而更希望走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
集训一两个月
考编导争取更多机会
并非所有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都抱着成为专业人才的想法才选择艺术,借助艺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仍是不少考生学艺术的初衷。在文学编导类的文化课分数线已经与普通类考生持平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仍显得较为突出。
记者注意到,对于文学编导类考生来说,大多仍为在高三时才确定该艺术类方向,经过一两个月乃至半年不等的时间的集训,然后就来参加考试。对这类考生来说,艺考仍是争取更好升学机会的“跳板”。
考生小卢表示,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还不错,选择编导类专业是希望能够在文化课不错的基础上冲一个更好的大学。
“想给孩子多准备条路吧。”考生家长张先生认为,与其他艺考需要专门培训不太一样,编导类占用时间较少,“电影常识、文学常识等内容平时看一看就行,文化课也不耽误,分数又比普招低一点,还能多一个选择。”张先生说,自己的儿子学习了一个多月的编导知识后,对编导慢慢产生了兴趣。
夏先生的儿子高三时学习了不到两个月的编导知识,希望能够以编导为“跳板”进入综合类院校山东师范大学。“不希望儿子走专业发展的道路,有机会会选择辅修第二专业或者读研时再考取一些其他的专业。”
|共识|
“文化课越来越重要”
从“联考”到“统考”,尽管形式甚至难度都非常相似,但是对考生来说并非只是“一字之差”。
“去年我既参加了联考,也参加并通过了山艺的校考,两者并不冲突,而今年则需要先通过统考,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能报考部分艺术院校的校考,在我看来,这也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前述的复读生小张表示,去年的联考“升级”为统考之后,在考生的升学道路上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万一统考成绩不太理想,还需要再次考量今年是否还要继续走艺考的路子。”
小张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艺术生,专业课与文化课都要兼顾,而自己去年正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遗憾错失了去理想大学学习的机会。“今年我在统考前只集训了两个月左右的专业课,就是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提升一下文化课成绩,弥补去年的遗憾。而我身边认识的其他复读的同学,主要原因也是文化课没有过线。”
“文化课很重要,我觉得孩子通过统考,上个本科问题不大,但是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就不一定了。”陪孩子来参加考试的家长李先生表示,自己还是希望孩子能上一所“音乐学院”,在更加专业的学习环境中深造,而非仅仅以艺考为跳板,去上一所非艺术类的普通本科。“这就要求不仅专业课成绩得过硬,文化课成绩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