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志 张雨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线上购物对线下门店的冲击愈发猛烈。近年来,一种被称为“集合店”的全新模式逐渐兴起,在年轻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11月,集合店“KKV”母公司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港股上市流程。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日,潮流生活空间品牌“KNOWIN潮流实验室”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这是目前国内线下潮流业态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线下门店稍显停滞的今天,集合店却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集合店走红零售市场
尽管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集合店是项新生事物,但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有集合店的出现,这些店铺以目标顾客的时尚观念和趣味为标准,通过买手挑选不同品牌的服饰产品在店铺内进行售卖。
集合店,顾名思义,实际上是把多个品牌的产品集合到一个店铺内进行统一经营。与品牌专柜直营模式不同,集合店的销售和经营完全由店铺来控制,品牌方只是以卖货或者被代理的形式提供货品。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集合店的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并在随后的时间内成为零售行业的主流模式,发展为一种成熟的业态。在我国,集合店模式尽管起步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近年来却发展迅速。
以近期火热的“KKV“为例,一个店铺中融合了美妆、美食、生活用品等多品类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记者了解到,KK集团在2020年时已跻身“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并在潮流零售市场前十名中,是增长最快的公司,其2018年至2020年GMV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2%。
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KKV”门店已扩张至281家,其中278家位于中国30个省的97个城市,3家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曾指出,虽然单一品牌店能建立高端形象,也可以锁定更为精确的目标客户群体,但其运营成本也更加高昂。基于此,选择转型为集合店或许是保留品牌之余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
进驻济南势头正旺
记者走访领秀城贵和购物中心,在美妆集合店“THECOLORIST调色师”的门店内,不少女性顾客正在选购自己心仪的美妆产品,客流量十分可观。
“以前在小红书上看过他们家的彩妆蛋墙,五颜六色的非常可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去年济南开店之后,第一时间就来打卡了,店内的装修也很精致,每次进来就很有购物的欲望。”消费者小陈告诉记者。
小陈表示,这里的品牌比较齐全,在一家店铺内就能买到多种品牌的美妆产品。尽管线上会更加便宜,但在线下能够体验到的试用环节以及由购物环境带来的氛围感都是线上不能比拟的。
在宽厚里商圈,同样有很多集合店,其中一家叫做“金属柠檬”的本土潮流集合店十分引人关注。店铺无论装修还是货品都以明亮色系为主,而店内售卖的,则是清一色的国产潮流品牌服饰。
“我们主打的是差异化,过去很多潮牌都是男生在穿,设计风格也会更加硬朗,但现在越来越多女生开始接触潮牌,她们其实也更愿意为服装买单。这是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在选品、装修上也会有比较明确的风格,除男生外,我们让更多女生也能来感受到潮牌的魅力。”店长小胡告诉记者。
尽管周边有多家国外大牌服装门店开设,但小胡的店铺开业后,消费者的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如今很多国潮产品在设计、质量上都已经不输国外,价格上更是有明显优势,这对于95后、00后的年轻人群体至关重要。
伴随着国潮的逐渐兴起,潮牌的爱好者小胡对于国潮未来的发展十分看好,因此才开了这家潮流集合店。他向记者表示,开设在宽厚里的这家店,已经是“金属柠檬”在济南开设的第三家。
集合店或成零售新出路
除去大品牌专柜模式的日渐艰难,集合店同样为很多中小品牌走入线下零售市场提供了一个渠道。“金属柠檬”店长小胡向记者表示,在国潮市场上,除去少数由大品牌发展而来的潮牌之外,大多国产潮牌还是走的线上销售渠道,很多品牌目前都处在起步阶段,想要在短时间独立支撑起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并不现实。
而另一方面,在服装品类的消费中,线下的试穿、体验依旧是线上无法取代的,加上如今线上运营成本的逐渐增加,实际上很多本土潮牌也在谋求线下门店的转型,以集合店的模式运营,对这些品牌的线下之路实际上也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出路。
尽管集合店如今走势良好,但这一模式在未来依旧需要继续探索下去。伍岱麒就曾指出,更多品牌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集合店模式对供应链及销售体系、品类运营效率要求更高,否则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周转的问题。
同样,日益增多的集合店,如何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同样是集合店未来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2021年中国潮玩高峰论坛上,潮玩集合店TOPTOY的CEO孙元文表示:“单纯的集合店就是购买供应商的商品并陈列,这样毛利支撑不了线下的成本,一旦创造不了长期价值,消费者便会离你而去。”对此,孙元文认为一家集合店想要能够长远做下去,就需要有自己的“灵魂”,在原创能力、服务以及与供货商的深度合作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