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针对近期“收割青小麦转饲料”等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从现在开始到麦收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也发布消息称:已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显然,农民收割、出售青贮小麦的问题,不是网络舆论中的“小浪花”,而是事关手中“饭碗”端得牢不牢的国家大事。
所谓青贮小麦,就是在麦苗没有成熟、颜色尚青的情况下提前收割的小麦。青贮小麦主要可用于饲喂牲畜,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流入工艺品市场,成为手工干花等装饰的原料。作为一种存在市场需求的农业产品,青贮小麦并无“原罪”。据统计,我国有数十万亩耕地专门用于生产青贮小麦。
然而,近期流行的趋势,是一些农民将本来计划种植粮用小麦的耕地提前收割,转为生产青贮小麦。市场上的青贮小麦多了,用作口粮的小麦自然就少了——这个简单的加减法,正是“青贮小麦威胁粮食安全”这一判断背后的现实逻辑。
我国共有约3亿亩小麦耕地,去年有1亿亩因故晚播,加上国际形势导致全球供应收紧的影响,今年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主管部门当然不能对眼下的形势坐视不理。
严查违规收购、炒作等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现象,全力守护中国人的“饭碗”,既是依法用权的表现,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粮食安全,除了落实各项政策、严惩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外,还要对影响粮食生产的各种问题作深入分析。比如,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就不难理解其基于经济考虑收割、出售青贮小麦的动机。正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农民买卖粮食具有自主权,除了依法查处违规收购、炒作等非法行为,还需要更多政策引导。
在制止青贮小麦这件事上,尊重农民买卖粮食的自主权,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并不冲突。从本质上看,只有让农民心甘情愿地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按照耕地本来用途收粮卖粮,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潜在的“青贮风险”。
从成本-收益关系的角度出发,等到麦收季节再收割小麦,成本当然高于提前收割青苗,而从产品效用上看,青贮小麦的效用也并不比同等耕地产出的成熟小麦更高。然而,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每亩青贮小麦能够卖到1500元,明显超过了每亩成熟小麦的卖价。甚至有报道称:个别地方用来制作干花的青贮小麦,每亩收益可达3000元。青贮小麦成本低,收益高;成熟小麦成本高,收益低——这种收益-成本关系的“倒挂”现象,恐怕才是“毁麦”的根本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价格倒挂仅存在于局部地区,也可能在舆论的发酵之下对小麦种植者的心态造成影响。
只要价格倒挂现象依然存在,刺激青贮小麦交易的源头就没有切断。只有从供需关系、市场环境入手,才能对青贮小麦问题“釜底抽薪”。具体而言,有关部门既要打击非法收购、恶意炒作青贮小麦者,纠正个别地方背离供需关系的畸形高价,也要正视有现实基础的价格倒挂现象,严肃考察市场需求,真诚倾听农民呼声,通过给予优惠和补贴政策等方式,防止“谷贱伤农”。
当下,坚定维护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社会各界还应在关注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在金黄色的麦收季节里,只有让农民感受到和一座座谷堆一样饱满、实在的获得感,才能确保粮用小麦“颗粒归仓”。
来源 中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