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这不是开玩笑!河南两起居民莫名“被红码”事件,彻底刷新了大家对健康码原本的认知。
据报道,从今年4月起,河南4家村镇银行出现兑付难,取不出钱的储户多次到郑州讨说法。日前,多名储户反映,他们近期没有外出,手机上的河南健康码却被以“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的理由赋予红码,一进郑州就被带走隔离。更匪夷所思的是,还有人刚进郑州时是绿码,被发现是讨说法的储户后,立马变成红码,哪也去不了。
舆论顿时炸锅:到底是谁在滥用权力用“红码”困住居民?正当大家快惊掉下巴的时候,又爆出:郑州停工楼盘维权业主也被强行赋红码,要想转码必须签下“非村镇银行储户”保证书。
虽然目前大家的健康码都已变回绿色,但为何在没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一直正常的情况下,忽然被赋红码,至今居民们也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最初,在接到投诉时,郑州市12320卫生热线客服回应称,健康码的颜色是由大数据后台研判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难以服众。
北京日报客户端评论直言:小小一码,集纳了手机号码、行程轨迹等诸多个人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愿意让渡这部分隐私,很大程度也是出于公民的责任感。而随意“赋红”的操作,破坏了“专码专用”的底线,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实属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么,健康码是否可以应用于防疫之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将健康码的防疫目的拓展到其他方面,甚至演变成‘社会维稳码’,首先违背了健康码本身目的的正当性,也违反法律规定。其次,在赋码过程中人为干预系统添加一些无关因素,属于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劳东燕表示,滥用健康码会有严重的后果,“第一是严重破坏防疫大局,把没有疫情风险的人关到隔离点,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财务资源。第二是严重破坏政府的公信力,个别地方部门这么使用健康码的话,民众就可能对防疫措施产生负面印象。”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若有失职、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健康码赋红码的权力属于卫生行政部门,那么违规“赋红码”的行为绝对是违规行为,相关人员还可能涉嫌刑法上的滥用职权罪。劳东燕表示,在违规健康码“赋红码”的情形中,如果认定存在重大损失,可能属于司法解释提到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随着事件的发酵,17日,据河南日报客户端消息,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办法》及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健康码仅用于疫情防控,服务人民身体健康,绝不允许在国家、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规定的情况以外应用,绝不允许在与疫情防控无关的场景使用,绝不允许超规则增加或删减健康码风险人员数据库。
同日,据“清风郑州”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近日部分村镇银行储户健康码被赋红码的问题,郑州市纪委监委启动了调查问责程序,对发现违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办法》的乱作为,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18日,河南许昌市公安局发布通告证实,涉事村镇银行的大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涉嫌严重犯罪,警方已抓获一批嫌疑人,查封冻结一批涉案资产。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希望能够尽快还原事件真相,揪出真正的幕后黑手,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潘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