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别让“网红食品”陷入流量焦虑

2022-07-09 09:24: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网红食品“猎奇创意”的背后,折射出网红经济背后的流量焦虑,为了追求流量,吸引眼球,山寨投机,低俗创意,违背了商业伦理,逾越了竞争秩序,是从卖商品到“卖噱头”的严重跑偏。​


包装看似是洗衣液,实则里面装着奶茶,这款“洗衣液奶茶”走红不久便遭下架。不过,记者近日发现,外包装看似是奶茶,实则内部装着洗衣液的“奶茶洗衣慕斯”仍在网上销售。除洗衣液奶茶外,具有误导性外包装的食品还有铅笔糖、肥皂巧克力、香烟糖、灯泡糖……据了解,购买这类商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学生、年轻上班族。许多商家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让越来越多的人“跟风”购买。(7月7日科技日报)

洗衣液奶茶、灯泡糖、香烟糖等“网红”食品,一定形式上颠覆了食品包装或者食品造型的固有印象,“不按常规”出牌,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容易产生比较好的销售效果,这便是所谓的“猎奇创意”。

这样的创意乍一看,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更多时候还是简单的山寨抄袭,刻意追求外形混淆的结果,如洗衣液奶茶,看起来像洗衣液,其实是牛奶,营造所谓的“意外惊奇”,主要还是迎合了“整盅式”消费的心理,属于低俗营销,违背了公序良俗,更何况,这些食品因包装与造型被人为“混淆视听”,不可避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这些误导不仅可能诱发“误食”之类的安全风险,还会对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价值认知带来负面影响,如,香烟糖可能会固化儿童“香烟无害”的好感。

网红食品“猎奇创意”的背后,折射出网红经济背后的流量焦虑,为了追求流量,吸引眼球,山寨投机,低俗创意,违背了商业伦理,逾越了竞争秩序,是从卖商品到“卖噱头”的严重跑偏。

对于网红食品的“猎奇创意”不应止于批判、下架叫停,更深层次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网络营销行为与竞争秩序,一方面应给网售食品的创意推广、广告营销以及包装等立规矩、划界线,坚决刹住山寨投机式低俗创意的歪风;另一方面,倒逼平台尽好管理责任,加强线上商家经营的日常管理,对无度“猎奇创意”的低俗营销,及时叫停,严肃处理,防止“流量收割”,净化市场竞争秩序。

同时,平台内外还需要引导网红经济守法、守德健康发展,远离急功近利的焦虑,让网络的商品与服务,真正回归到品质与安全本身,使得诸如网红食品之类的营销走心放心,持久红火而非“一波流”的昙花一现。

 

◎木须虫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