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作业九点熔断,绝非一“熔”了事

2023-02-18 09:58: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熔断机制,原本是个经济术语。近日,江苏常州一小学却引入这个概念,布置作业实行“九点熔断机制”引发热议,规定学生晚上超过9点就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也不用补做。

虽然听起来新鲜,作业“熔断机制”可算不上新事物。近些年,多地学校都在陆续尝试推行。如安徽阜阳清河小学2021年9月就规定,不管什么原因,不管是哪个学科的作业,只要超过晚9点,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学生必须停止,并且不需要补做。

落实“双减”,学校想方设法帮学生打赢作业睡眠争夺战,这个初衷是好的——那就是将睡眠和健康,摆到了一个更显眼的位置,毕竟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10小时睡眠)确实重要。但“九点熔断机制”要实质性推行下去,笔者认为难度很大。原因在于这一机制的关联因素太多,而不仅仅是一个强迫学生尽早睡觉的问题。

首先,每个学生情况各异,比如做作业的速度有快有慢,完成作业的时间有早有晚,作业质量也参差不齐,全然不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仅仅以超过九点作为依据,时间一到一刀切“熔断”,确实会有争议。没有从提高学习质量、尊重个体差异等方面考量政策的实施,这实际上把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了。

再者说,“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会让那些自律性相对较差,尤其没有家长实时监督的学生处于“放羊”状态。一些学生以草草了事的心态对待作业,一些学生会名正言顺地沉迷于玩乐,这显然不是广大老师与家长乐于见到的结果。

其次,按照《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针对学生作业,教育部提出“十条要求”。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纸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即使参加课后托管服务,最晚六点也放学回家了,何至于作业还要写到九点多?诚如成都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发出质疑:“作业多了做不完,为什么解决方式是允许学生不做,而不是去查原因呢?”

所以作业多到要“熔断”,有必要追问一句,是学校的问题?抑或是家长的问题?

从学校看,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评价教师优劣的一条杠。压力层层加码,为了争夺学习时间,老师只能多留作业。极个别学校的课后作业,仍有违规超纲嫌疑。

从家庭看,很多焦虑的家长认准“墙外损失墙内补”,逼孩子陷入“书山题海”,就算连发12道“熔断金牌”,也没有实际意义。

归根结底,“熔断”也好,“焊接”也罢,在操作层面还需要细分的多元化细节做支撑。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另外老师留的课后作业不能超量,并要帮助学生们学会时间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家长也要改变观念,与其热衷“鸡娃”,不如做好榜样,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减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社会用人制度、教育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社会价值导向等多重制度改革加持,才有可能根本扭转。否则,只规定学生几点以后不做作业,“九点熔断”只能沦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措施,不能解决“减负”的根本问题。

◎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