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任为
近日,一幅苏绣作品在网上爆火。从正面看,一只绿色的红脸鹦鹉正在歪头梳理自己翅膀上的羽毛,胸上的绒毛层次分明,根根可见。另外一面,一只白头鹰张着嘴看向远方,眼神犀利,仿佛盯着远处的猎物。网友评论“被震惊到了。”
这幅活灵活现的苏绣作品,出自苏绣大师付建之手。1987年,付建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的苏绣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四岁起他就拿起绣花针模仿家人刺绣。付建在大学时期选择学习工业设计专业,为他以后的刺绣生涯奠定了基础。付建说:“刺绣是时间的艺术,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从小喜欢刺绣
付建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他自幼热爱绘画,从小深受家庭刺绣环境的熏陶,深深爱上了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中学时期,付建经常利用寒暑假到常州、苏州等地求教于行内资深前辈,向他们学习刺绣文化和各种刺绣针法。
2006年,付建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我学习的专业就是针对刺绣这一块选的。”付建说,其实大学时父亲开始是反对我做刺绣的,他觉得男孩子不应该做这个行业。“最终,我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真实想法,选择把刺绣当成我的事业做下去。”
从大一开始,付建便把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刺绣技艺结合,运用到刺绣工艺品设计中。付建告诉记者,“我在大学宿舍里的娱乐方式就是做刺绣,喜欢的话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大学期间的各种实践,不但让付建解决了学费问题,还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擅长绘画且熟练掌握专业设计知识,付建能根据客人的各种要求自行设计刺绣模板,突破传统进行创新,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其作品深受顾客欢迎。
“绣”上世界舞台
从业苏绣二十余年,付建荣获国内外大奖六十余项。他多次在国内重要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思考苏绣文化怎么融入市场环境。2007年,付建为了进一步推广苏绣文化,开拓刺绣的市场,他在北京举办了两次刺绣展览。
2008年,付建参与北京奥运志愿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创作了《奥运水上场馆全景图》的刺绣作品。付建说,这幅作品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收藏,其复制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这是我的荣誉,作为非遗传承人看到苏绣作为国礼被赠送出去,我非常感动和骄傲。”
付建告诉记者,2015年他受邀参加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付建绣制的文莱国王肖像作为国礼赠送给国王本人。“那次文化交流活动对我的影响很大,让中国苏绣这张名片走上国际,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这也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刺绣事业的信心,让我看到自己的价值。”付建说。
记者了解到,付建从2016年至2021年连续六年成为“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的得主。付建说,“刺绣对我来说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不断创新
“这个是我绣的三足神鸟尊。”付建向记者介绍起他视频中青铜器题材的作品,这种作品绣制的难度在于细节的把控和颜色的应用。“需要搭配四五百种色系才能把青铜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展示出来。”付建说,“中国人对青铜文化是有文化认同的,这个题材可能会引起大家对苏绣文化的关注。”
“一件刺绣作品的好坏,不只是要看它的工艺、做工好坏,作品折射出来的思想和艺术也尤为重要。”付建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和多年的积累,把刺绣作品的艺术设计含量提高,把当代的思想和反映时代气息的因子融入到作品中去,提高刺绣作品的活力和品味。
“我们作为手艺人不能固步自封,传承是身体力行的,我们也有不同的展示方式。”付建说,“在追求刺绣艺术的道路上,我将竭尽所能,传承发扬非遗文化,不断创新,让非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